:::

用心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文:吳浚睿 屏東縣長治鄉農會

出發到美國前

  我非常期待參加2025美國州際四健青少年交換計畫,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由四健會主辦的寄宿家庭計畫,我相信這次的交流會成為我人生中最難忘的回憶。當我知道自己獲得這個寶貴的機會時,內心充滿了期待與興奮,但同時也夾雜著一點緊張。

  在出發前的幾天,我每天都在準備。除了收拾行李,我還不斷練習英文口說,擔心自己聽不懂寄宿家庭的對話。我在腦海裡模擬各種情境:如果他們問我喜歡吃什麼?如果我聽不懂要怎麼回答?如果在機場迷路了該怎麼辦?這些問題一度讓我覺得焦慮,但同時也提醒自己,這對我來說將是一個很好的磨練機會。

  從臺灣出發到美國的肯塔基州,我總共需要轉機三次,路線是從桃園機場到舊金山,再到休士頓,最後才抵達肯塔基。這段旅程非常漫長,前前後後花了二十多個小時。當飛機從桃園機場起飛時,我看著窗外越來越小的臺灣,我的心情既興奮又不捨。

  在飛機上,我反覆思考接下來會遇到的挑戰:要怎麼和美國家庭相處?如果聽不懂他們的話怎麼辦?我能不能適應那裡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雖然心裡有很多擔心,但我更期待自己能在這段時間裡成長。這不僅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出國,也是我第一次要在陌生的國度裡生活好幾個星期。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抵達

  抵達肯塔基的那一天,已經是半夜,我帶著沉重的行李和更沉重的心情走出機場。由於飛行時間太長,我整個人已經很累,但一想到即將見到寄宿家庭,我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

  當我看到寄宿家庭舉著寫有我名字的牌子,並微笑地向我揮手時,那一刻的緊張感稍微減輕了。Home家的爸爸媽媽還有兄弟姐妹們都非常熱情,他們主動來幫我拿行李,並用簡單的英文跟我打招呼。雖然我一開始有點害羞,回答得不太流暢,但他們並沒有嫌麻煩,反而很耐心地聽我說,甚至還用一些手勢和我溝通。

Home家

  到了家裡,我發現他們的房子比臺灣的一般住宅大很多。客廳、餐廳和廚房都是開放式的設計,後院還有一大片草坪,草坪後面就是農田和動物活動的地方。廚房裡擺滿各種烤箱、攪拌器、微波爐,讓我覺得新鮮。牆上掛著許多家人的合照,每一張都記錄著他們的回憶。對我來說,這簡直就像電影裡的場景一樣。

美國的第一餐

  第一天晚上,我們一起吃了美式的晚餐:漢堡排、馬鈴薯泥和沙拉,還有麥當勞。雖然和我習慣的臺灣晚餐不一樣,但味道很好,而且大家邊吃邊聊,氣氛十分溫馨。用餐的時候,我也注意到一些不同的餐桌禮儀,例如:他們會主動說 "please" 與 "thank you" ,使用的餐具也和臺灣不同(很少用筷子)。雖然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但我很快就融入其中。

  吃飯的時候,他們會主動問我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你喜歡這裡嗎?」、「臺灣的食物是什麼樣子?」雖然我需要花點時間思考答案,但他們總是耐心等待,並鼓勵我開口。這讓我漸漸放鬆下來,開始享受和他們一起生活的每一天。那一晚,我心裡告訴自己:不用太擔心,這個家庭很友善,我一定能在這裡學到很多東西。

Home家的寵物

  在肯塔基的生活和臺灣有很大的不同。寄宿家庭的房子四周有花園和農田,還養了貓、狗和雪貂。中午時,我常常跟著寄宿家庭的孩子(Home弟)一起去照顧動物,像是餵狗、換飲水、清理寵物籠等等。雖然這些工作一開始讓我覺得很辛苦,但做久了,我反而覺得是一種特別的體驗,也讓我更懂得尊重和照顧動物。

美國國慶日

  剛好我到美國的時候遇上了美國的國慶日,也就是7月4日。這一天對美國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是慶祝他們的獨立紀念日。寄宿家庭一大早就開始準備,他們在家門口掛上了美國國旗,桌上也擺滿了紅、白、藍三色的裝飾。中午的時候,我們和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烤肉,還有各式各樣的甜點,像是藍莓派、冰淇淋和蛋糕。

  除了美食,他們還準備了一些傳統遊戲,小朋友們在草地上玩飛盤和套圈圈,大人們則一邊聊天一邊喝著冰飲。整個氛圍熱鬧又溫馨。我也被拉去參加遊戲,像是排球和點天燈,雖然一開始不太會,但大家都鼓勵我,讓我很快融入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晚上的慶典。家裡有很多人,大家席地而坐,等待著煙火秀。當煙火在夜空中綻放時,全家響起掌聲和歡呼聲。我們那天在家裡放煙火,五彩繽紛的煙火映照在大家臉上,讓我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氛圍。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美國人對國家的驕傲與熱情。

  這讓我想到臺灣的雙十國慶。雖然兩個國家的慶祝方式不一樣,但愛國的情感卻是相同的。對我來說,這是一次特別的文化體驗,讓我從中學習到如何欣賞和尊重不同國家的傳統。

家庭活動

  在美國肯塔基州的時光裡,我有一個特別的體驗,就是去參觀當地的室外電影院和博物館。這兩個地方雖然性質不同,但都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更了解美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首先,室外電影院帶給我一種新鮮又有趣的感覺。和臺灣常見的室內電影院不同,肯塔基州的室外電影院通常是在一大片空地上,觀眾開著車子進場,把車停好之後,就可以坐在車內或車外欣賞電影。那天晚上,我們看了兩部電影,當天的溫度很涼爽,讓我覺得氣氛特別輕鬆。周圍有的家庭帶著折疊椅,有的小孩坐在野餐墊上,一邊吃爆米花一邊看電影。這樣的觀影方式非常自由,沒有拘束感,我覺得比在密閉的電影院裡更自在。當電影播到精彩的地方,大家同時歡呼或大笑,那樣的氛圍讓我覺得和陌生人很有連結。

  另外,我還在科學博物館體驗了一次特別的「記者工作環境」。那是一個模擬的新聞工作坊,讓參觀者能親身感受記者平常的工作。首先介紹記者的日常,包括如何蒐集資料、採訪以及寫新聞稿。接著我們對著一台機器說話,我需要看著上面的字,一字不漏地說出來,過程中,我學會如何抓住重點,把複雜的內容簡單明確地說出來。

  在肯塔基州參觀室外電影院和博物館,是非常有收穫的經驗。室外電影院讓我感受到美國人休閒娛樂的方式,而博物館則讓我更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與歷史。兩者結合在一起,不僅豐富了我的旅程,也讓我對美國有了更多元的認識。

4-H展覽

  除了照顧寵物和參加國慶活動,我也跟寄宿家庭參加了很多4-H的展覽活動。他們很強調「動手做」與「學中做」的精神。在展覽裡,我看到許多年輕人展出自己完成的作品,有的縫製漂亮的衣服,有的展示農產品,還有人做出精緻的木工和畫畫。

  在參加一場小型展覽時,他們帶我去看不同的攤位。當地的小孩不但動手能力很強,還很自信地站在自己的作品旁邊,向大家介紹。我覺得很佩服,因為在臺灣,很多學生雖然課業很厲害,但不一定有這麼多實作的機會。這次的體驗讓我了解到,學習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動手的能力和自信心也很重要。

我們做的餅乾

  有一天,寄宿家庭的媽媽特別帶著我一起做甜點。我們一起烤了餅乾,她教我如何使用攪拌器和烤箱。雖然一開始我手忙腳亂,不小心把麵粉灑得到處都是,但他們都笑著幫我收拾。最後烤好的餅乾雖然外表不太完美,但味道卻很香甜。我們邊吃邊聊天,他們也問我臺灣有沒有特別的點心,我立刻想到鳳梨酥和珍珠奶茶,他們聽到之後非常有興趣,甚至還上網搜尋圖片。

  那一天的體驗讓我覺得,文化交流並不一定要透過正式的演講或報告,有時候只要在廚房裡一起做點心,就能讓彼此更靠近。因為我們不只是分享食物,更是分享生活、分享文化、分享彼此的故事。

臺灣文化分享

  在和美國小孩的交流中,我也有很多收穫。有一次我們一起去參觀當地的歷史景點和自然公園。雖然有些部分我不太懂,但Home家的兄弟姐妹很熱心地幫我翻譯,甚至會用更簡單的方式再解釋一次。他們常常鼓勵我多開口說英文,不要怕說錯。這樣的互動讓我慢慢變得更有自信。他們對臺灣也充滿好奇,常常問我有關臺灣的食物、學校生活和傳統文化的問題。我很開心能向他們介紹珍珠奶茶、夜市的熱鬧氣氛,以及中秋節烤肉的習俗。他們聽得津津有味,甚至說有一天一定要親自來臺灣看看。

  那一刻我才發現,雖然我只是個學生,但也能成為文化的小小大使,把臺灣介紹給世界。透過這次的寄宿家庭計畫,我學會了很多獨立的能力。從轉機、處理行李,到適應不同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我都必須自己面對。一開始我覺得很困難,但當我真正做到了,心裡的成就感非常大。這段經驗讓我更有信心去挑戰未來的生活,也讓我明白勇敢踏出第一步的重要。

結語

  總結來說,這次在美國肯塔基參加4-H寄宿家庭計畫的經驗,對我來說是一次人生中非常珍貴的學習與冒險。我不僅體驗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交到了新朋友,增進了英文能力,還學會了獨立和自信。更重要的是,我懂得如何用心去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這段旅程雖然只有短短幾個星期,但我相信它會成為我生命中最難忘的回憶,永遠陪伴我成長。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再回到美國,看看這些朋友,並繼續用行動拓展我的世界,去世界各地遊玩。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能把這份勇氣與收穫帶回臺灣,鼓勵更多同齡的朋友勇敢走出舒適圈,去看看更廣大的世界。

文章附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