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YE的種子
文:高安怡 臺中市大雅區農會
愛沙尼亞草根第一次聽到草根交換是在鄉鎮四健會的月例會中,還記得當時是學姊剛從瑞士回來與我們分享他的所見所學,那時名為成為IFYE的種子就在我心中發芽。去年姐姐成為出訪美國的草根大使,看著他在美國的點點滴滴更加深我想到其他國家認識四健會、認識他國文化的決心,而我也有幸在今年成為草根大使,代表臺灣前往愛沙尼亞進行交流。然而,成為草根大使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書面審查需要整理出鄉鎮和全國活動的參與資料,到了面試環節則需回應委員們的問題,由於幾乎為全英文的溝通、面試,讓我和其他受試者了解語言對於我們不僅僅是考試使用,在出訪中也很重要。
經歷11個小時的飛行後,終於抵達伊斯坦堡,在這世界前幾大的機場內很難不迷路,雖然內心很緊張,但其實只要跟著指標走就會發現一點都不困難,搭乘飛機的路上還跟隔壁的乘客小小聊天,這也算是意外的驚喜。由於剛開始不適應在飛機上睡覺,於是在登上飛往愛沙尼亞的班機後,我直接在位置上睡著,直到發飛機餐時才在半夢半醒間進食。隨著飛機靠近愛沙尼亞,外面的風景也逐漸變得不一樣,從臺灣高且緊密的建築,到伊斯坦堡大多聚集在都市的燈光,愛沙尼亞的建築則是一區區一塊塊的住宅區,每一個建築都像是有規劃才放在這個位置,而建築高度也大多在兩層樓,這便是我對愛沙尼亞的第一印象。抵達愛沙尼亞後,一出海關便看到愛沙尼亞四健會的工作人員Eda的歡迎牌,我與另一位來自北愛爾蘭的草根一同前往第一個接待家庭。
從首都塔林到第一個接待家庭開車需要大約2個小時,路途中我還體驗加油站販賣的Bao,一種像是臺灣版刈包的食物。因為我的接待家庭比較遙遠的緣故,Eda和轟媽決定在中間點見面。在前往接待家庭的路途中,我也跟轟媽聊了許多事情,從語言到教育,再到生育問題和政治。第一個接待家庭位於愛沙尼亞的西南邊,是一座傳統的農場,農場內有一個牛舍專門養育公牛,母牛則是養育在農場外的三片空地,我們每天都需要巡視兩次牛群,確認水是否乾淨且充足、電纜是否正常、牛群是否有牛受傷或心情不好,最後利用工具協助牛群刷背,一天關於牛的工作就結束了。轟爸媽還會利用時間砍柴、除草,為冬天做準備,接待家庭還有兩位轟妹,他們的興趣截然不同,姐姐喜歡音樂和牛群、妹妹喜歡運動和園藝,因此平常我會跟著姐姐到教堂練習管風琴、巡視牛群,與妹妹一起運動、澆水。在第一個接待家庭的過程中,也遇到來自奧地利的草根大使,我們兩個一同在接待家庭度過一個禮拜的時間,並一起參加轟爸家族的仲夏節,大家一起隨著音樂跳舞、進行丟靴子的傳統活動,又或是看足球比賽直到早上。
第二個接待家庭位於愛沙尼亞第二大城市-塔圖的郊區,愛沙尼亞大部分的大學皆位於這座城市,因此塔圖也以大學城聞名。轟媽在Health Care大學擔任專員,轟爸則是IT工程師,由於參訪的時間也是愛沙尼亞的暑假,因此在接待家庭的時間大部分都在跟轟弟一起玩,每天必做的事情便是到彈跳床跳30分鐘。由於IFYE Program是關於農業的計畫,接待家庭也帶我到附近的乳牛牧場參觀,在這裡有幾百頭牛,但工作人員卻不到十位,因為他們都採用機械化的方式管理,連擠牛奶也是用機器自動化處理,而擠完的牛奶除了運送到顧客或是超市外,主人也會將牛奶加工成起司,在起司加工廠中可以看到牛奶變成起司需要經過很多步驟,甚至成形後的起司還要放置3-5年才可以販售,其中更需要時不時的將起司翻面,才能成為一片片美味的起司。
前往第三個接待家庭前,我有幸能夠參加愛沙尼亞四健會每年舉辦一次的全國夏令營活動,我參加的時候剛好是他們的Sport Day,大家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進行的活動,除了團體競賽外,每個人都會拿到一張卡片,當你完成上面的所有活動時,便會獲得一次抽獎機會,若你不想參與活動也沒關係,大家也不會強迫你參加。活動會場坐落在一座湖的旁邊,當有多於5個人想要游泳的話,就可以找救生員到湖邊保護大家,雖然湖水很冷,但大家還是玩的不亦樂乎。此外,活動的參與人數超過100人,每當吃飯的時候都會大排長龍,吃飯時間也不會限制你要在哪裡用餐,因此可以看到夥伴們在長桌上、石頭上或是鞦韆旁享受餐點。每個晚上都是Disco Night,會由工作人員播放音樂,或是邀請樂團到現場表演,大家可以在這段時間享受音樂、跳舞,也有夥伴趁這段時間販賣商品,為自己的四健會籌措資金,當然需要休息的夥伴可以自由選擇回帳篷的時機。
告別愛沙尼亞四健會CEO Annika後,我搭乘火車前往首都塔林,相對於臺灣的自強號,火車內的座位配置更像是臺灣的區間車,另外每個人都可以進到車站和月台上,只需要上車時掃描QR code即可。第三個接待家庭坐落於首都塔林附近,但一到接待家庭便得知我們待會要前往小島生活一個禮拜,因此在轟爸回家後我們便馬不停蹄地前往超市採購並開車至碼頭,前往新的小島-Vormsi。在戰爭開始前,居住在Vormsi上的皆為瑞典人,但在戰爭開始後瑞典國王派船將居民們接回瑞典,島上的居民就漸漸變成愛沙尼亞人了。島上的房子大多是夏日小屋,只有在放假的時候才有人使用,真正的小島居民不到200人,也因為一天往返航班有限的關係,居民大多都有遊艇供他們前往本島。每年暑假小島也會舉辦 Car Orientation,以遊戲解謎的方式讓居民們能更加了解小島的歷史和地理,雖然謎題皆為愛沙尼亞語,但在接待家庭的翻譯下,我也嘗試協助解開謎底。另外,我也把握自由時間騎著電動車環島,發現就算在四面環海的小島上也還是有農場的存在,更體現畜牧業的重要性。也非常感謝接待家庭為我慶生,原本以為今年生日只能與朋友們透過手機慶祝,但早上突如其來的生日驚喜讓我受寵若驚,後來才得知轟媽在晚上我休息的時候快速做完蛋糕,還知道我不吃酸酸的東西,特地選了糖果做裝飾。
第四個接待家庭位於愛沙尼亞的東南方,轟媽平常在東北方擔任老師,但在暑假的時候會回到他的家鄉舉辦夏令營,我也剛好有機會可以參加這為期五天的營隊。第一天早上,轟媽公布接下來五天的活動和每個活動的人數給各組,每一組自行安排每天由誰參與。除此之外,轟媽還準備不一樣的器材像是水彩、籃球、羽毛球或桌遊等東西給大家在自由時間選擇並遊玩。轟媽除了是活動帶領者外,每天的三餐也都由她親自下廚,因此常常會看到她分身乏術的處理很多事情。在營隊中我也受邀與大家介紹臺灣,透過轟哥的翻譯和圖片輔助,大家都對臺灣與愛沙尼亞的差別感到驚奇,尤其是對臺灣的高山與擁擠的建築物。除了透過照片認識臺灣外,我們也實際品嘗臺灣的糖果和珍珠,大家都對他們讚不絕口。為了讓我更認識愛沙尼亞,轟哥不僅帶我到園區認識傳統的愛沙尼亞建築與生活方式,更帶我參觀愛沙尼亞第一高峰-大蛋山,儘管實際海拔不到320公尺,但一站上景觀台搭配高樹眺望遠方,還是有不一樣的感覺。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就來到最後一個接待家庭,轟姐為去年出訪奧地利的草根大使,他們了解在最後一個家庭我需要的可能不是充實的生活,而是需要好好休息、沉思。因此最後一個禮拜,除了跟接待家庭出門擺攤外,大部分時間我都在家裡協助種植或採摘蔬果。最後一個家庭以充氣城堡和碰碰球維生,因此哪裡有活動就會在活動現場看到我們的攤位,因為愛沙尼亞夏天只有四個多月的關係,只要氣候允許,轟媽就會準時出現在現場,就算突然下雨也沒關係,巨大的碰碰球就是我們最好的雨傘。周一至四為我們的休息時間,除了打掃房子和庭院外,也一起到附近的藍莓園體驗採藍莓的樂趣。在這裡種植藍莓的面積是好幾個足球場大,我們可以邊採邊吃,但須小心的是藍莓生長在泥濘的泥土中,因此要注意不要跌倒,否則會讓辛苦採摘的藍莓成為下一批藍莓的養分囉!還記得離開接待家庭前往機場的那一天,天氣非常的好,大家要趁著好天氣將淋濕的城堡和碰碰球攤開曬乾。在這繁忙的時刻,轟媽還是抽空載我至機場,在路上我們聊了很多,好像我們不僅僅認識10天,而是好幾個月的好友。
在返臺的路途上,我一直在思考這次的交換訪問對我的意義為何?是開拓視野,認識到不同國家的生活方式、與不同人對話提升英文能力,又或是實際體驗並更加認識農業和四健會呢?我想這幾項都是有的,而學習如何調適心態這件事情也很重要,在愛沙尼亞的這段旅程中,難免有面對困難,當下無法跨過去的時候,像是發燒、拉肚子,或是遇到無法用英文溝通的時刻,這些時候如何調適自己,讓自己接受並找到解決方案非常重要。感謝農業部、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中華民國國際農村青年交流協會、臺中市大雅區農會,讓我有機會在今年踏出舒適圈,以草根大使的身分出訪愛沙尼亞,並感謝所有在旅程中遇到的人,讓我的旅程能夠在大家的祝福中開始與結束。也期望我能像學姊一樣將這份回憶分享給其他夥伴,同時,在夥伴們心中種下草根大使的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