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出舒適圈的勇氣與成長

文:王宏瑜 高雄市林園區農會

泰國草根

  在每次聽完學長姐的回國分享時,使我對成為草根大使的期待與憧憬漸漸加深,以前的我總覺得草根大使是個遙遠的夢想,而我有幸也在今年踏上了這趟跳脫舒適圈的奇幻旅程。

  抵達曼谷,與各國的草根們參與了IFYE Thailand舉辦的歡迎會後,便開啟了真正的草根之旅,在泰國近一個半月的時間,我有四點五個接待家庭,均分布在泰國的北部及東北部。第零點五個轟家是個植物繁殖中心,在這裡跟著中心裡的長官、農夫們學習了不少有關植物、蔬果種植及種苗培育的知識與技術。第一個轟家主要種植龍眼、芒果,在這裡的生活幾乎都跟著轟爸在果園裡幫忙採收、包裝、送貨,有時也會到當地農業組織拜訪一些長官們。第二個轟家是個從事種子銷售的小型農場(Ban Nok Kokna Farm),這裡主要種植了有機蔬果、稻米、畜牧業(雞、鴨、牛)以及工廠加工生產,這段時間體驗到了豐富的農場生活,也吸收到不少專業知識。第三個轟家主要種植稻米、蔬果、畜牧業(雞、牛),每天早上轟爸會騎著摩托車載我到田裡工作,此外轟爸是村長有時會帶我到廟裡參與多元的社區活動。第四個轟家有種植一些常見的蔬果等農作物,但主要是在做環境復育的工作,在這裡有著豐富的農活,也讓我深入的親近大自然。

  在泰國這段時間有到四健會博物館及兩所小學(Baan Kudwa School及Baan Lad Na Piang School) 參訪他們的四健會,泰國的四健會是個農業組織(Young Farmer Group),是以培養青年農民為目標,會在小學、中學、大學成立四健會,主要教導會員們有關農業、畜牧業的知識及技術。而IFYE組織是隸屬於泰國的農業部(DOAE),主要提供各國青年間農業、文化等交流的平台。

  農業方面,北泰的農業大多受到了氣候(雨季、旱季)及地形)河谷地區、乾旱地區)影響,簡單來說在水源充足的地區多種植水稻、蔬果等作物,在水源較缺乏的地區則是種植甘蔗、熱帶性水果等耐旱性高的作物。而每個府均有設立農業推廣中心,主要負責技術知識研究與傳遞、政策規劃與推動、營運當地農業相關組織。

  文化方面,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聞名的佛教信仰及廟宇文化,在泰國的這段時間也多次走訪寺廟、體驗佈施活動及不同的儀式,基本上居民們會準備一些食物、物資供奉給僧侶,而每間廟也會有自己的儀式、習俗,此外有些廟會舉辦公共服務的活動來服務村民、回饋村落。

  在這趟深入體驗的旅程中有不少收穫與成長,因為過程中歷經了豐富的挑戰,像是在溝通、環境、飲食等方面,讓我在體驗獨特生活形態時試著跨出第一步、突破認知中的不可能,也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夠適時調整好心態、一步步向前邁進,保持著熱忱與好奇心,勇於嘗試那些未曾接觸過的新事物。

  在此感謝協會與IFYE Thailand過程中的安排與協調,感謝接待家庭的照顧與包容,感謝勇於跨出舒適圈嘗試的自己,使這趟奇幻旅程變得更豐富、更別具意義。

文章附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