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健夢想旅程
文:曾珮容 臺南市下營區農會
瑞士草根從加入四健會開始,想成為草根的心就已經默默地在心裡被種下,終於在2024年夏季,經歷了徵選、面試,得到了前往瑞士草根交換的入場卷,在海外參訪交換的這段時間,我體驗到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這不僅拓展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對自身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回到臺灣後,心中充滿了感慨與思考,這次的經歷讓我明白了許多,接下來我想分享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體驗和收穫。
於6月18日傍晚踏上了前往蘇黎世的班機,途中經歷了轉機及長達13小時的飛行,終於抵達了瑞士。一下飛機看到陌生的景色,耳邊充斥著自己不熟悉的語言,似乎都在提醒著我,草根生活正式開始了。出境之後就看到瑞士草根的接待人Seraina拿著國旗在等待著我們,她先跟我們介紹了一下瑞士生活規則,協助我們拍攝Swisspass(瑞士交通卡)半價卡照片,等一切都準備就緒,就是我們自己要前往寄宿家庭的時候了。獨自一人拖著兩個大行李箱,跟夥伴們說再見,手上看著自己一點都不熟悉的交通App,嗯!瑞士生活我來了。
路程約2小時半,這兩個小時半真的完全繃緊神經,即使知道自己已經在瑞士,應該要多看看外面風景,但是因為人生地不熟的,真的完全沒有心思管外面景色,而是一直盯著手機提示要在哪裡轉車、在哪裡又需要換月台等資訊,緊張的情緒終於在看到我轟媽一切消失。我的第一個寄宿家庭是位於St. Gallen的農夫家庭,家裡面成員有六位,轟爸Daniel、轟媽Martina及四位小朋友,分別是大哥Jonas、二姊Leonie、三弟Michael跟四妹Jasmin,抵達的時候剛好是午餐時刻。與他們自我介紹共進午餐後,我轟媽就開車帶我到附近逛逛,我們居住在一個充滿大自然的地方,一個拐角過去印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草原及山坡,還可以看到山坡上有牛羊在吃草,對映著後面的藍天白雲,這幅景色真的美到讓人覺得很感動,沿途上除了欣賞風景,轟媽也跟我介紹了一下家庭裡的農場及每天我可以幫忙做的事情,家裡的農場有點算是家族事業,從爺爺奶奶那代就開始做了,現在除了我轟媽家外,還有轟爸的兄弟也一起在經營著農場,家裡面的農場除了有牛羊等動物外,還有櫻桃、蘋果、草莓、覆盆子等果樹類作物。
但其實我只在家裡住了一天後,就又收拾行李準備去瑞士IFYE舉辦的歡迎會活動了,在轉車的路途中就陸續遇到其他國家的草根們,在火車上我們也談論著彼此國家、四健會及現在的寄宿家庭等,等到火車站後就看到接待人員,而全部的草根們也集合了。我們出發前往一個童子軍基地,而那邊也是我們這三天活動及休息的場所,課程有跟我們介紹了瑞士的農業跟瑞士的青農組織Landjugend,因為瑞士沒有四健會,但是他們有這個青農組織,平常各地區組織也會定期舉辦聚餐維繫大家感情,介紹完農業部分,我們也有戶外課,實際踏訪了伯恩Bern這個城市及Emmentaler Schaukäserei起司工廠,在起司工廠我們除了有試吃不同發酵程度的起司外,也了解了瑞士起司是如何製作的,其實有時候也覺得很有趣,因為瑞士的畜牧業發達,因此起司就變得很有名,進而也發展出了不同的品種,在配不同菜餚時要用的起司也都不一樣,我想這也是一種「瑞士人的堅持」吧。而下午行程我們前往了伯恩,在瑞士是沒有首都的,但是主要的政府部門都在伯恩,所以私底下會稱呼伯恩為「首都」,在伯恩我們去了時鐘塔、伯恩大教堂還有他們的熊園及聯邦宮,可惜那天天氣沒有很好,到後來下大雨我們就結束行程了。回到基地後,就是各國家的介紹時間,聽著不同國家介紹彼此的農業及四健會真的很有趣,臺灣的我們有拿出臺灣的小零食們與大家分享,也在介紹臺灣時教大家一起跳了「阿爸牽水牛」,很快三天活動就結束了,在彼此的祝福及告別後,這次是真的要開啟草根生活了。
基本上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去幫忙他們的農場事務,早上我會跟著我轟媽去附近的餐廳或是超市送貨,送完貨之後我們會去家裡的無人商店進行補貨,等商品都處理完畢後我們就會一起進入果樹園裡開始進行櫻桃的採摘工作,因為我去的時間剛好是櫻桃大出的期間,而我轟媽說成熟櫻桃大概1-2個禮拜就會全部掉光,所以我們就要趕在掉落前趕快進行採摘,農場裡大概有50棵櫻桃樹,單憑我們當然是沒辦法做到的,因此我們也有請轟爸的朋友們來幫忙,我們每天大概都可以採摘出10幾公斤的櫻桃,採完櫻桃之後我的工作就會變成「櫻桃分裝員」把早上採來的櫻桃分別裝進250克或是500克的盒子裡準備拿去銷售,分裝的同時也要挑出被蟲蛀掉或是還沒成熟的櫻桃,而分裝也是我最喜歡的時刻,因為我轟媽總是會在邊分裝時邊往我嘴巴送幾顆櫻桃,我居住在那邊的三個禮拜,切切實實的實現了櫻桃自由。但其實每天的工作還是會隨著天氣有所不同,果然不管在哪個國家農夫都是靠天吃飯的職業呢,有時候我們會去除草、有時候一整天可能都在分裝櫻桃。除了農作以外,我轟媽也會幫我安排很多的活動,例如早上我可能會送轟妹去上學,她就會順便帶我進去參觀校園,也有跟校內老師討論臺灣與瑞士的教育不同,我也得到了去學校進行介紹臺灣的課程機會,下午有時候會跟我轟妹去上游泳課,轟妹在上課,我跟我轟弟就會跑去戶外游泳池的湖邊區域游泳,這其實是在臺灣很少看到的景色,他們真的很喜歡在湖邊游泳,拿著野餐墊跟水果,在草地上一鋪一躺就是一整個下午,剛開始我都會覺得有點彆扭,但是人生哪有那麼多觀眾呢,就好好的享受當下想做的事吧!
我轟媽也會抽空帶我出去走走,除了家裡面附近的森林,他也會帶我去山上體驗什麼是真正的「瑞士人的爬山」,我們一起去Klingenstock山進行了一場Hiking sound的爬山音樂會活動,這對於在臺灣完全沒有在運動的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其實慢慢爬還是可以的,大家也都是邊聊天邊慢慢地往山頂方向走去,到了半山腰午餐時間時,轟媽朋友們甚至是直接從旁邊樹林拿出樹枝削尖之後,生火開始烤熱狗給我吃,但是礙於當天天氣沒有很好,在距離登頂約15分鐘左右路程的時候就開始起風,而且風勢強到是可以直接把我們這些登山客吹倒在草皮上沒辦法站起來的那種程度,後面真的覺得再爬下去可能會有人身安全的問題,所以我們只好先下山了。下山之後在大草地上跟很多朋友一起聽了傳統瑞士的歌謠表演,大家一起享受著音樂,隨著音樂排成人龍、一起跳舞、一起唱歌,即使下著雨也是可以感受到大家滿滿的活力及熱情,讓我再次體會到了外國人對於享受生活的態度。我們也有去參觀世界巧克力冠軍得主Läderach的工廠,裡面詳細介紹著為什麼瑞士巧克力會這麼有名的故事,瑞士本身是沒有可可樹的,大部分原材料都是從非洲進口過來,但是他們擁有很精湛地巧克力製作技術,而且牛奶巧克力也是在瑞士被發明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瑞士的巧克力會享譽國際的原因,我轟媽說瑞士人對於巧克力及起司都是最真心的,他們還可以因為吃到品質不好的巧克力而心情不好一整天,在裡面除了了解巧克力在瑞士的歷史外,也可以試吃很多品質真的很好的巧克力,原本我心裡想著巧克力真的能有多不一樣嗎?但是真的試吃之後發現原來我才是那個井底之蛙,原來真的能做到這麼香醇的巧克力,當天把全品項的巧克力都試吃了一遍,我轟媽在回去的路上也跟我分享,因為瑞士人自己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天然資源,所以他們就選擇做高品質的事物,把一切都精益求精,飯店就提供最好的服務,鐘錶及瑞士刀也是,不是以產量為重,而是以高品質的產品為重,這也影響了他們的做事態度,盡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好,而不是只是敷衍了事的帶過。
平時因為家裡有四個小孩,所以其實除了工作期間外也是過的很多采多姿,大哥、二姊是青少年,而10歲的三弟及5歲的小妹真的很喜歡黏著我,叫我陪他們玩遊戲,平常最常玩的遊戲就是UNO,也會藉由在遊戲中一直教我瑞士德文,或者是我教他們英文之類的,住他們家的期間剛好是足球歐洲杯的時候,我還特別換上領袖營紅T與他們一起幫瑞士加油。之前妹妹的畢業典禮也是我跟我轟弟一起做了馬芬蛋糕帶去典禮現場與大家一起分享,平常他們也都會在學校分享現在有個草根住在他們家,因此我也有去轟弟的學校演講過兩次,除了跟學校老師談論臺灣與瑞士不同的教育制度外,我也有體驗了瑞士當地的教學模式,他們會以玩樂中讓小孩學習為重心,像是數學課老師就讓學生們分兩隊,以競賽搶答的方式去進行課堂,也可以看到小孩們為了得到分數而認真的算數學。演講結束後沒幾天我還收到學校老師傳給我的訊息說,很多學生回去之後都想要讓家裡面也接待草根,我想他們對於我這個外來文化也感到很新奇、很有趣吧。
其餘自由時間時,我轟媽都會一直推薦我可以去哪裡玩,因為另外一位臺灣草根韋文及今年韓國草根住離我轟家車程約40分鐘的地方,因此我轟媽還幫我們規劃了瑞士一日遊的行程,他推薦我們去東邊最高的山Santis上走走,森蒂斯峰(Santis)位於德國、奧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四國交界處,山頂除了是終年積雪的浪漫銀白世界,森蒂斯峰觀景台一次能遠眺瑞士、德國、奧地利、列支敦士登、法國、義大利附近六個國家景觀,去的那天剛好老天很賞臉,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天氣,即使早上很早就出門了,還是安耐不住我們三個興奮的心,搭上纜車後隨著高度升高,印入眼簾是一大片的雪白世界及冷峻的強風,這對於生活在亞熱帶地區的我們來說真的是一次很大的震驚,邊喊著怎麼這麼冷,邊往山上再走上去,到達山頂後眺望過去很像來到了冰雪奇緣的世界,廣闊的土地上披上白色的毯子,看著瞭望台標示尋找著不同國家的方向,但是礙於我們真的沒有太多禦寒衣物,所以我們只能趕快進去展望台裏面等回暖之後再出來,森蒂斯峰展望台的室內空間也成列了許多瑞士德語區相關的歷史文物展覽,從古早時期的滑雪裝備到傳統工藝都有非常詳盡的介紹,附近城鎮亞本塞(Appenzell)的歷史故事也在這邊有非常仔細的說明,因此真的不僅僅欣賞了美景,連腦中知識也順勢增加了一點。下山之後我們就前往在展望台中了解到的城鎮亞本塞進行觀光,亞本塞其實只是一個小村莊,大概一個小時就能逛完,抵達後可看到建築外牆刷上漂亮色彩的房屋,典雅街道和宗教文化融爲一體,村鎮內有博物館可以參觀,了解當地歷史,在這邊彷彿時間都變成慢倍數播放一樣,大家點著一杯咖啡坐在廣場噴水池旁聊天,旁邊有小朋友拿著風車跑過,商店的泡泡機吹出一顆顆倒映著這個美麗小城鎮的泡泡,難怪當地人會說他們很喜歡去亞本塞待上一個悠閒的假日呢。
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就到了要換寄宿家庭的日子,從剛開始的驚慌失措到後面可以很自在的享受在這裡的每一天,不管是我躺在湖邊享受著陽光跟書本,還是在果園裡爬上爬下摘取櫻桃的回憶似乎都要暫時告一段落了。搭上前往下個寄宿家庭的火車,一直告訴自己即使到最後都不能哭,要留下最好看的樣子,但是在我轟媽抱我的那刻眼淚還是在眼眶打轉了,說了再見,抹去眼淚後,告訴自己我們絕對會再見的。
就像剛抵達的那天,獨自拖著兩個大行李箱的搬家之旅再次開始,不同的點是現在已經很會使用他們的大眾交通工具了,我也更有閒情逸致可以享受窗外的風景。這次的寄宿家庭是位於Schangnau,大概也是經歷2-3個小時後,我來到了一個手機上顯示沒有訊號的鄉鎮,到達那天的天氣很好,可以清楚看到旁邊的丘陵及蜿蜒的溪水,往天空看去還有各路滑翔傘好手在天空翱翔著,看著這個寧靜漂亮的地方,我已經開始期待這兩個禮拜能在這裡體會到什麼了。
下公車站之後就看到我轟爸Uma及轟媽Rosmarin帶著兩個小孫子在公車站等我了,回到家整理一下後,我轟媽就提議帶我們去附近的小溪裡游泳,我們帶著零食餅乾就這樣往家旁邊的森林裡走去,在那裡我們邊聊著我在第一個寄宿家庭做了什麼,跟接下來我可能可以在他們家體驗到什麼。我轟媽是一位在精神科療養院的看護,轟爸則是在起司工廠上班,轟媽之前1988年時也曾做為草根去西班牙交換,之前也有接待臺灣草根的經驗,雖然他們家不是農家,但是他們有一個麵包坊,轟阿祖就是做馬林糖起家到全瑞士都很有名的,因此我也跟我轟媽申請我想去麵包坊當一天的學徒。我的第一週會跟我轟媽一起去一個兒童夏令營當志工,第二周開始因為他們要上班,所以我有比較多的自由時間可以自己安排。游完泳之後我們就回家整理明天去夏令營的行李了。
夏令營是教會的一個活動,工作人員們都是我轟媽的朋友們,彼此也合作多年了,因為之前在臺灣也有舉辦營隊的經驗,因此我非常期待能在瑞士的夏令營中看到什麼新事物。我們首先在教堂等待爸爸媽媽們把小朋友送來與我們會和,我跟每個小朋友們打招呼並幫他們別上胸針,待全員到齊後我們就出發前往了我們要生活一週的夏令營基地。到達之後由工作人員指引小朋友放行李,告知房間及這一個禮拜需要遵守的規則後,也正式的為我們營隊拉開序幕。這次營隊的主題是動物,所以每天都有不同的動物主題活動,例如海底生物或是森林動物等,而我的工作則是廚房人員,我加入廚房工作隊,協助他們處理三餐問題,大家都很健談,會跟我談論為什麼我想當草根,或者是臺灣有沒有什麼新奇的事情,在吃飯時間我也會協助小朋友們打飯,同時也很像他們的英文訓練時間,從剛開始他們可能不太敢跟我講話,到後面最後一天都會主動拉著我的手要帶我去玩。我覺得他們的營隊中有很多自由時間,除了闖關活動外,通常一天會有2-3小時的自由時間,這段期間小朋友們可以自己選擇要去森林、廣場玩,或是待在室內畫畫,而小朋友們也不會拿出手機,他們都是跑出去接觸大自然,或者會來找我們工作人員聊天、一起踢足球等。在結束的前一夜我們也有晚會,因為是動物主題,因此小朋友們穿上了動物套裝進入了派對現場,在現場當玩闖關活動獲得硬幣之後可以兌換飲料或是零食,而我也順勢將臺灣的糖果餅乾們帶出來當作是獎品給予,他們那些小孩可真是愛不釋手呢!我的糖果都發完後還一直來問我有沒有多的可以給他們,看著營隊這樣進行,彷彿又回到了幾年前那個也在四健會營隊奔波的我一樣,令人懷念。
結束夏令營之後,我就開始安排我的第二週行程了,因為只在這邊待短短的一週,所以我真的要好好的利用每一天,因為我轟媽的上班偶爾是要過夜的,所以有時候就會只有我跟我轟爸在家,我轟爸是一位斯里蘭卡人,當初19歲時因為戰爭所以過來瑞士的,平時我們在家也會談論很多關於這三個國家不同的文化差異,真的非常有趣,而且我轟爸的主食也是白米,所以我在第二個寄宿家庭的時候真的很幸福,轟爸都會煮很多亞洲食物,然後他煮飯又很好吃,真的是一解我這個亞洲胃。在第二個寄宿家庭時剛好也是奧運開始的時候,所以我們就會三個人坐在沙發上同時幫三個國家加油。因為我轟媽工作的地方在伯恩Bern,所以我有時候會去市區接她下班,接她下班之後,我們就會一起待在咖啡廳或是漫步在阿勒河畔,她邊帶我觀光市區時也會跟我分享她上班的事情,因為我本身也是醫療背景出身的,所以我也很喜歡跟她談論這些醫學領域的事情,有時候如果比較早回家的話,我們也會一起煮飯,煮完飯之後帶著食物一起去旁邊森林裡的小湖游泳,因為在臺灣完全沒有在野生的戶外游泳過,所以剛開始還不太敢下去,直到後來真的下去後才發現原來這麽舒服,讓自己完全放鬆漂浮在溪面上的時候,睜開眼睛看見旁邊的杉木林跟蔚藍的天空,耳中可以聽到溪水跟小鳥啼叫的聲音,心裡真的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滿足感,有一種人生就應該浪費在這種時刻的感覺,雖然我們也沒有游很久,但是在那邊的時段是我至今覺得最懷念最治癒的時刻。
前面有提到的,我這個轟家有麵包坊,因此我也申請報名了一天的麵包學徒,早上四點,當大家都還在熟睡時麵包坊就開始工作了,到了之後我們就開始製作馬林糖,因為轟阿祖之前就是靠著馬林糖起家的,甚至做到了該地區的人盡皆知的程度,而做好的新鮮馬林糖也會跟附近的餐廳合作販售,因此我們一大早就開啟了無限的馬林糖製作,由於我之前在臺灣時也有自己烘焙的興趣,因此我很快就上手了,上手之後我就跟著叔叔阿姨們的進度開始製作今天要販售的麵包,在充滿奶油及甜甜的味道中開啟了我的這一天,後來下班時還得到了我的薪水「好吃的馬林糖」,在經過一天的學徒體驗,真的覺得果然世界上沒有輕鬆的工作呢,這也讓我更欽佩起每間的麵包店,以後都要懷著感恩的心吃麵包了。有次呢我則是去參觀我轟爸工作的起司工廠,在等待進入時突然遇到了兩位在用英文對話的男士,因為真的太好奇為什麼這個偏鄉小鎮會有人用英文溝通了,所以我先主動跟他們搭話,結果好巧不巧其中一位瑞士大哥認識我轟媽,他說他老婆之前也是Landjugend的成員,然後跟我轟媽在同一個區域,另外一位則是加拿大人,而且也是四健會夥伴,這真的讓我太驚奇了,竟然就這麼突然的遇到了四健會夥伴,而他這次是因為他本身在加拿大是做起司的,因此也申請一個交換計劃來瑞士學習如何做起司,所以我就這樣得到一位專業起司解說員,而結束工廠行程後他們還順勢帶我去了餅乾工廠及載我回家,在路上我們也聊了很多關於四健會及臺灣的事情,果然四健一家親呢。
而我第二個轟家則是離另外一位臺灣草根美禎的轟家很近,因此我們兩個也有規劃一天是我們自己的出行日,當天也是美禎的兩位轟哥帶著我們遊玩附近城鎮,我們甚至去打卡了之前韓劇「愛的迫降」的拍攝地。其餘轟爸媽沒上班的時候他們也會帶著我去附近的城鎮玩,我們一起去了陸森市Luzern,那邊也是很有名的觀光聖地,是瑞士中部琉森邦的首府,位於琉森湖畔,一起去參觀了教堂、垂死的獅子像及卡佩爾廊橋,橋內一幅幅圖畫描繪十七世紀時琉森的故事。行人過橋,半路行經一座六角形水塔,原本是13世紀的古堡,而這也是琉森市最有名的地標。當然除了市區觀光,逃不過的還有爬山行程,我們去了布里恩茨洛特峰 Brienzer Rothorn,這裡是海拔2350公尺,琉森Lucerne州的最高點,爬上山後可看到羣山環繞的頂級視覺,布里恩茨湖 Lake Brienz在陽光下熠熠閃光,而著名的艾格峰Eiger、僧侶峰Mönch和少女峰Jungfrau則為背景形成了一副壯麗景致,由於有過先前的爬山訓練,因此我覺得這次的爬山行程對我來說沒有之前辛苦,也更有閒情逸致可以欣賞這片上帝的後花園,每次在瑞士爬山時心裡真的都會想怎麼會有地方這麼漂亮,看著眼前的風景都會想著住在這裡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希望下次有機會能舊地重遊,重溫那時的感動。
兩個禮拜的時間真的很快,與新的寄宿家庭聯繫後他們說可以到我第二個轟家載我,因此離開當天為了有更多相處時間,我早早就起床了,一起吃早餐、午餐、下午茶後,門鈴就被按響了。開門看到我第三個寄宿家庭的轟媽Andrea前來迎接我,在相互寒暄過後,就到了我要離開的時候了,努力地將兩個大行李箱塞進後車廂,轉頭看到我第二個轟媽時我的眼淚又不爭氣的掉下來了,即使相處時間很短暫,但是我們真的有很多的聊天時刻,聊了很多關於我的過去及未來規劃,她總是像一位有智慧的長者一樣安撫著我,告訴我「因為是你,所以你的未來會很美好的,我相信」,在這裡我真的得到了很多的愛及自信心,真的很感謝他們,但是時間總是要過下去的嘛,整理完自己的情緒後帶著更多的祝福,繼續前往下一站。
第三個轟家也是我的最後一個寄宿家庭,位於Röthenbach b.H.,住的比先前兩個更靠近市區,坐火車到伯恩的話只要30分鐘,也只要1小時就能抵達蘇黎世。家庭成員分別是轟爸Roger,他是一位IT工程師,平常是居家工作,每周三要去伯恩市區工作;轟媽Andrea則身兼多份工作,她本身是一位空姐,但是她的空姐職業只是像Part-time的那種,一年只要飛大概30幾次就好,第二份工作是傳統服飾銷售,她有建立一個販賣傳統圖騰所製成的衣服、包包、雨傘等線上網站,平時就是接了網路訂單之後再寄貨,而第三份工作則是Airbnb的工作,她在施皮茨Spiez擁有一棟別墅是專門拿來出租的;另外他們有個7歲女兒Liana。因為這個轟爸平時都要工作,轟媽也很忙,因此在我轟媽很早就幫我規劃好每周的行程表了,因為民宿那邊算是觀光區,所以其實每周大概都會有1-3次的打掃更換時刻,每次到要換客人的時候,我跟我轟媽就會開車到那邊一起打掃民宿,我也很喜歡每次跟不同國家的客人接觸時與他們的對話時刻,甚至到後來我都能帶著客人稍微逛一下Spiez這個漂亮小鎮,所以雖然我呆在這個轟家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其實我有一半的時間都住在Speiz這邊。而因為這是我回國前一個月,而且轟家也不是農家庭,因此他們真的是一直叫我出去玩,叫我多去看看這個美麗的國家,所以我在這個寄宿家庭時也陸續去了很多地方,我有自己去蘇黎世市區旅遊、花上一天待在伯恩市區的咖啡廳跟陌生人聊天,也有去到法語區的格呂耶爾Gruyères參觀博物館城堡,還跟美禎一起前往瑞士的Top of Adventure(挑戰之峰)的FIRST山,它就在少女峰旁邊,因此登上山頂後也能看到一望無際的美景及山上可以玩很多的遊樂設施,像我們就選擇了卡丁車下山,沿途慢慢欣賞風景真的很治癒,當天下山後還有跟先前來過臺灣的瑞士草根們聚餐,聽著大家聊著之前在臺灣當草根時的趣事,真的很有趣,他們都說他們在臺灣時一直被餵食各式各樣的食物,果然臺灣是好客之國名不虛傳呢。
我住他們家的期間剛好有遇到兩場活動,一場是瑞士的國慶日在8月1號,另外一個是瑞士IFYE協會舉辦的健行周末,但是因為今年剛好遇到Landjugend每3-4年舉辦一次的全國性比賽活動,因此協會就想說帶我們IFYE們一起去參加這個活動。首先先來說國慶日好了,國慶日當天我跟我轟媽還有轟妹一起去山上吃早午餐,雖然早上是傾盆大雨的程度,但是他們有架棚子,所以我們還是可以在環山圍繞的環境中享受傳統的早午餐及傳統樂器音樂演奏,等飽餐一頓後我就跟我轟媽說我想先自己慢慢走下山,走下山大概要3-4小時的時間,但是我大概走2個小時的時候就不小心摔倒拐到腳了,當時手機還沒訊號,所以想著我還是要靠自己慢慢走下山才能找到人幫忙,就在我走到一半的時候就有好心人士停下車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所以我就這樣搭了順風車回到火車站,現在想起來真的還是很感謝那家人的幫忙,等在火車站與我轟媽會合後,我們稍作休息就前往因特拉肯Interlaken準備看國慶煙火,可惜國慶日當天的天氣不太好,所以當抵達的時候還一直很擔心煙火會不會不施放,好險等到10點左右的時候煙火還是順利放了,看到漂亮的煙火點綴夜空跟被照亮的群山,心想真的好險有來參加這個活動,而且平常瑞士商店大概7-8點就會關了,晚上路上也都沒有什麼人,那天是我在瑞士兩個多月第一次看到瑞士街頭晚上跟信義區一樣的時刻,路上也會有人像臺灣過年過節一樣在施放煙火,好不熱鬧。而另外一場大型活動呢則是8月10、11號的Landjugend活動,其實我覺得有點像是年會的感覺,也是讓各鄉鎮Landjugend夥伴可以聚在一起的時刻,也有安排一些競賽項目,我是提前一天的晚上就去住了,到達的時候還在想說誰們音樂放這麼大聲,阿...原來就是我自己要參加的活動,在這三天兩夜裡真的體會到了外國人參加派對的活力,我們即使早上已經在大太陽下跑了一整天的大地遊戲,但是他們晚餐休息後還是可以持續參加派對到凌晨3、4點,真的很佩服他們的體力,而在這場活動中我們除了遇到先前就認識的草根們,也新認識了一批八月才來的草根,總共有11位草根參加這個活動,而我們也分成兩組下去一起參加競賽,在天氣好的傍晚也會一起下去溪裡面玩水,活動結束後也祝福彼此的剛開始或是即將結束的草根生活能順利。
而家中工作的話,轟阿公有蜂蜜在販售,因此我也會去幫忙他處理蜂蜜的事情,雖然他也不太會英文,但是他都會很認真利用翻譯機跟我解釋有關蜂蜜的小知識,平常我也會幫我轟媽一起煮飯或是打掃整理房子。我也很喜歡跟我的轟妹玩,因為他們家教育理念的關係,所以我轟妹的英文程度真的很好,基本上可以跟我無障礙溝通,可能因為他是獨生女,而且平時父母都要忙於工作,因此他真的很喜歡黏著我,不管什麼時間他都會拉著手問我:「Peggy,你願意跟我玩嗎?」,我也有去過他們學校參觀及認識她的朋友們。在轟爸轟媽們有空閒時刻時也會帶我出去走走,我們一起去了Trauffer工廠,它是一家瑞士的經典木製玩具,他們使用來自瑞士可持續管理森林的特殊木材,並帶有森林管理委員會FSC標籤,我也帶了一隻他們最具代表的鈴鐺小牛吊飾回台,此外我們也去參觀了Ballenberg博物館,是瑞士的一座露天博物館,展示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建築,擁有100多棟從原址遷移而來的原始建築,是瑞士具有國家意義的遺產地。
短暫的兩個半月旅程很快就到了尾聲了,有點令人不敢相信時間的流逝竟然如此之快,坐上前往機場的火車時,明明都還可以想到第一天剛抵達瑞士時自己的慌亂與緊張,而現在卻可以像是在地人一樣自在地搭著大眾運輸工具及生活在這裡。在本次的草根旅程中真的得到了很多用言語無法形容的愛,我的兩個寄宿家庭都是第一次接待草根,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緊張與不知所措,但是也可以感受到他們很盡力的想要對我好及介紹任何有關瑞士的一切讓我知道。在經過這趟旅程後,其實有點更認識自己的感覺,拓展了自己的交友圈及舒適圈後,認識了更多新的朋友,在與他們談話相處中更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因為彼此的成長、教育背景不同,有更多觀念、想法上的碰撞都讓我覺得收穫滿滿。在交換的期間關掉了所謂的社交軟體,因此有更多的時間去好好規劃自己,也更清楚自己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同時真的很感謝在瑞士所得到滿滿的祝福及愛,我想我的未來,會持續帶著這些祝福,成長成一位更優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