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會員到義務指導員
文:連景文 臺北市景美區農會
【傑出義指】臺北市景美區農會 連景文 擔任臺北市四健會義務指導員20多年,今年獲得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給予我傑出義務指導員的肯定,特此感謝臺北市農會及景美區農會推薦我,讓我有這個獲得獎章機會。其實在這麼多努力為四健會付出的義指中,能獲得這個獎項是非常不容易(特別是今年剛好是四健會70週年)競爭也比較激烈,感謝期間協助及指導我的各級長官,此外更要感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我的太太,不辭辛勞在我參與四健會的活動時照顧家裡並給我最大的鼓勵,有著大家對我的支持肯定。未來,我依然會竭盡所能為四健會服務。
在擔任義務指導員這段期間,認真參與並協助四健會各項活動,我也定期接受義指訓練,學習最新知識與方法,提升自我的能力,過去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每年都舉辦義指訓練,後續也增加志工訓練課程,這些訓練教導義指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及才能以服務社會,並教導暨協助四健會員工作效能,由於服務對象的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的課程彌補我自身的不足,經驗也許可以彌補不足,但是如果找不到方向至少還有課程給予指引,這樣可以讓我有好的臨場反應,希望以後協會及有關單位能多增加此類課程,如此一定能提升自我們能力。
現在的義務指導員大多來自25歲後,從會員投入到義務指導員的領域,也有青年農民,更有參與活動會員的家長所組成,所以這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大家可以互相支援,這對從小就接觸四健會的我,受到四健會義務指導員大哥哥大姊姊們的照顧,長大後進而更想加入這個行列回饋四健會,也沒有想到我這一做就做了20多年,也看到有很多會員投入義務指導員的行列,幫忙協助四健會各項活動讓這個社團更為茁壯。
這一路走來跟著會員互動及指導協助他們的活動,除了實踐四健會「做中學」的精神外,藉由作業活動中許多的特色,讓我與會員們能一同學習、成長,因此身為義務指導員的我,視野也變得更廣大!而且一次比一次有更深的體會。其實,在這麼多年參與及帶領四健會活動及作業組的經歷,個人覺得真正最大的獲益者是我自己,因為在每次活動及指導會員作業組過程時,讓我的待人處事態度更成熟穩健。
目前擔任臺北市四健會會員總會義務指導員,從87年至今111年,由於自己認真投入四健活動擔任義務指導員工作,舉凡四健會相關活動皆有參與,例如四健作業組指導、年會參與工作人員、相關農業活動、市級四健青年領袖營講師、全國鄉村四健青年領袖營活動、全國露營、宣傳月、臺北市市級區級幹部訓練暨成長營、全國(市、區)級義指訓練、公共服務及國外草根根大使來訪接待無役不與。
臺北市四健會記錄我在四健會所有學習成長的過程,從會員到義務指導員,雖然臺北市是首善之城市,生活資訊不斷提升,而我們的四健會的青少年學業常面臨到升學考試的壓力,所以當面臨到聯考的時間,活動的參與就相對減少,當考試完後由於學校遠離自己的生活的臺北市,活動的參與就更少了,這是多年來常遇到的問題,所以解決此問題才是當務之急,現在會員由於城鄉之間還有差距,所以導致能力還是有所不同,如何在此時友好教育引導,跳脫傳統的思維教育營造整體新鮮感,才可讓四健會往下紮根是非常重要的,其實臺灣地方小,四健會的教育在城鄉差距照道理來說應該縮小,但是我們發現還是有很明顯的差距。會造成城鄉差距的原因,不是城鄉的距離,而是所得到的資源與學習方式帶給孩子們的學習習慣不同所產生的,如果想要培育出優秀的四健會會員,並且讓這差距不至於落差太大,我想這也是我在擔任義務指導員期間努力的方向。我們四健會與其他社團團體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有作業組的活動學習,會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組,透過小組討論、自己動手做、學習記錄及發表成果,透過學習過程了解自己的興趣及相關專業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與生活的態度,在臺北市農會各級長官的青睞下,我擔任義務指導員協助四健會的活動推廣及引導孩子們的正確活動習慣與觀念,讓孩子們了解、服務集會饋自己的家鄉,我也盡力發揮自身能力協助各項活動,目前活動就是以現代農業及食安教育等為主題,並且加入了生活與科學的技能,讓會員從活動過程中學到生活的技能及發現自己擁有的能力,然後可以學以致用。
四健會義務指導員這個領域,起初對我來說也是相當大的挑戰,因為每位會員的程度不同,所要給予的關懷也不同,所以需要不斷的進修學習這樣我們才能有成長,我非常能理解此工作的重要性及困難度,因為在我是會員的時候,身旁都有很多義務指導員不計辛勞的協助我們,所以我有相當的感受,因為指導員的工作繁忙,義務指導員則成為相當重要的幫手,所以義務指導員的角色也是很吃重的,但是也能陪著孩子參與四健會活動一同成長,是一件值得我們用心並持之以恆去做的事情。
由於長時間擔任臺北市四健會員總會義務指導員,對各區農會的四健會特質都是需要有相當的認識與了解,畢竟很多優秀的指導員由於農會的職務調動往往會發生新的指導員需要重新認識四健會及會員,此時我們就是最好的幫手,將過去所學習到的經驗,協助新的指導員以利快速銜接此重要的工作,讓指導員與會員無縫接軌,老實說也完成很多困難的工作,也因為完成各項活動目標,讓自己覺得這是一種難以言語的成就感與驕傲,因為這種好棒的感覺讓我更投入義務指導的工作與行列,有著捨我其誰的精神,這樣也能帶領著會員未來25歲後繼續投入義務指導員行列,我希望他們能在四健會服務的過程中繼續成長。
其實義務指導員的任務及角色非常特別,對於會員的引導協助工作必需有極高的熱情才能有好的成果,但是在很多做人處事或面對事情的處理協調上還是需要更多的學習,所以我們也是要不斷的訓練及進修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義務指導員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需了解義務指導員角色定位到作業組發想、四健會行銷、區域資源運用、團隊建立與引導等多元且深入的課程,才可協助農會四健會指導員辦理各項活動。所以早期我也必須參加義務指導員訓練,包含初階/中級/高級/進階及師資班義務指導員訓練,其實我最喜歡師資班,因為當時需要學習標準化的課程那就是「認識四健會」這堂課,我也是在顏淑玲秘書長的指導下,讓我學習並了解這堂課的精隨,然後用活潑的方式介紹這堂課因為要說好這堂課「其實真的好難!」因為每個講師說的都不同,想要複製其實根本不可能,唯有將自身在四健會活動的參與及體驗加入,才可讓此課程更生動活潑讓聽者對四健會更有興趣。
在辦理四健活動的過程當中,我也時常擔任四健會員總會幹部訓練營、臺北市領袖營、成長營及活動作業組的講師,將經驗傳承教授給會員,我的專業課程是活動領導及團康等相關等課程。其實這也是我很大的目標,因為我的目標是要透過這些作業組的課程當中,讓所有參與的四健孩子能夠培養好活動才能及團康領導的能力、建立自己活動技能,因為我期待透過這些課程,能傳承、提升自己學習能力,並培養學無止境的精神,所以我常帶領團康作業組、腦力激盪作業組,這些訓練課程讓我的義務指導員的工作多采多姿。
1996年我也參與草根大使的國際交換計畫,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次經驗,所以從美國回國後不斷在臺北市四健會推動國際交流計畫,以自己為表率讓後輩會員也加入草根大使的行列,也讓我瞭解到擔任草根大使的家庭必須要準備工作及後續擔任接待家庭的心理準備,能將我們臺灣四健會文化做整理,並介紹給來臺訪問的國外草根大使互相交流,讓他們能更了解臺灣文化及四健會與農業的淵源。
由於非常投入四健會的推廣及義務指導員的工作,在大家及各級長官青睞下當選中華民國四健協會理事及國際農村青年交流協會理事,加入了協會的運作,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讓我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知道協會的工作是如此繁忙與辛勞,每個假日幾乎在辦理四健及農業相關活動,同仁們不辭辛勞,竭盡所能的辦好每次活動.我也常加入他們的工作行列為他們加油打氣。
其實培養義務指導員是非常不容易的,希望我能在有限的能力裡,帶給高級會員多一些歷練,學習未來如何當個優秀的義務指導員,能夠透過我的力量將所學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一起從工作中學習,這是四健會的精神,也是我願意為四健會繼續付出的中心思想。
雖然我個人能力很渺小,但能盡一己之力在義務指導員的位置,協助四健會的推廣工作,期盼能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透過參與活動,將能量傳承下去的同時,也能將四健會精神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