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健七十 彩繪稻田」活動 盛大舉行,圓滿落幕

文:范淑媛 臺中市大里區農會

  兩天一夜的活動,透由接駁車,到了有特色的卓也小屋,古樸寧靜的環境立即吸引了我。處處可見藍染呈現在生活中,充份展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完美,簡直就是可以讓身心靈好好駐留的地方。園區種植各式各樣藍染的原料,一方面物種豐富多元的發展,一方面也充分發揮就地取材的功能。
  彩繪斗笠開啟了創作的喜悅,有些夥伴事先上網找自己喜歡的圖案模仿,也有夥伴早已胸有成竹自行構圖。對於沒有畫畫概念的我,之前有著幾次心流創作的經驗,在外面飄著小雨,有人或坐或站,抬頭即可見雖是人工經營卻處處顯得自然的窗外美景。完全跟隨心流彩繪斗笠,對外放空,對內集中。一種與自己在一起的感覺,一種心自在與自由的美好感受!最後畫出五彩繽紛、生命共融的斗笠,內心有一種愉悅的踏實感!
       與藍染的首次相逢,雖然完全沒概念,老師引導三種簡易作法並說明注意事項,讓我們可以輕鬆上手。我選擇用巧手把它一正一反細緻的折疊,接著像蝸牛一樣捲曲在一起,再重複動作,最後用多條橡皮筋捆綁。有人選擇做花的造型,也有人選擇用線條來表現。再來就是在染料缸裡按摩搓揉2分鐘,沖洗完後看顏色的深淺喜不喜歡來決定是否再進染缸一次。結果每人獨一無二的創作讓人驚艷!
       晚上在古色古香的卓也餐廳,吃著蔬食創意料理,滿足味蕾享受!十人通舖雖然出乎意料之外,但也蹦出認識新朋友的火花!透過分享交流,更加了解四健會的業務和各地農會的特色。
       一早和高雄農會的秋慧一同逛逛用心造景的園區,處處可見巧思,真是怎麼拍怎麼好看!途中遇到屏東來的秀玲老師,分享梔子花除了是很好的染料,也是早期做粉粿的天然色素,因應現代化學合成色素的普遍,天然色素就被打入冷宮,秀玲老師說:「吃過秀玲老師手作粉粿的人都反應,怎麼和外面的口感就是不同,特別好吃。」聽著秀玲老師的分享,自己都想躍躍欲試!
       第二天是活動的重頭戲,開心可以參與中華民國四健會70週年慶,由彩繪稻田拉起第一炮, 為慶祝台灣四健推廣教育70週年,剛好也是「食農教育法」元年。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希望透過種稻親近土地,很多人都琅琅上口的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可以親身感受農夫種植的辛苦,因為體驗更懂得珍惜。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顏志發理事長上台致慶,四健會紮根70年間,培養無數優秀的農村青年,往後也會繼續負擔起培養青少年的重責大任,創造更好的社會與農村發展。 從推廣健康飲食到食農教育,如何熱情不減永遠活力滿滿,有著令人感動的理念與傳承。
  對於一到彩繪稻田,就看到苗栗縣各個農會搬出在地特色或獨特料理!像卓蘭可口雙色葡萄,造橋創意的南瓜料理等等,原以為這些是要販售的,後來驚訝的發現原來這是我們豐富多元午餐的自由選擇。比起餐盒或是餐廳吃飯,我更愛這種深入在地的飲食文化,真是太棒了!
       2016年曾經到彩繪稻田遊玩照相,這次因為參與了彩繪稻田插秧的活動,已經開始在期待11月收割時。感謝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用心安排與籌劃70週年特別意義的活動,也讓我更加體會用心就有用力之處,祈願四健會持續成長與茁壯。

文章附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