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抗拒到樂在其中

文:張家豪 臺中市新社區農會

  去年因為個人規劃而無法參加領袖營,今年時間允許就報名參加。農會指導員麗惠阿姨對每個中高級會員的心願就是能把我們都送去參加領袖營,這是她覺得唯一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方式,因為阿姨的不斷推薦,心中想一定要來參加看看,好好充實自己;但也聽到很多消息,領袖營會很累、做作業到很晚才睡覺之類的,直到營隊前幾天還在問學姐參加營隊會不會壓力很大等。

  雖然知道可以學習很多東西,但自己在進入營隊前心裡仍有些抗拒,擔心自己能力不如人,會拖累隊友、擔心營隊作業很多,壓力會很大、不願意跳出舒適圈等,諸多的擔心在心裡,只能慢慢的調適。營隊的第一天仍然抱持著忐忑不安的心,進入紅穀倉跟各位夥伴見面,到下午的破冰遊戲逐漸熟悉大家,從抗拒到融入團體,再到樂在其中。

  下午大牙學長用了2個小時的時間,讓各個團隊的夥伴熟悉彼此,學長講到一句話我印象深刻:「我們不只是小組,而是個團隊。」秉持著這樣的精神,團隊的向心力也慢慢的維繫起來,從剛開始的不認識、尷尬、不敢講話,到後來大家逐漸開始熟悉彼此,很感恩能遇到個性都跟我差不多、很free的夥伴,我想也沒想到「三八阿花一朵花」那麼好笑的、滑稽的用詞會被放上隊名,就是因為我們的與眾不同,隊長玉慧第一天就跟大家講即便我們輸了也沒關係,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心享受過程,從這就看得出我們是多麼特別的團隊,我們要走出自己的路。

  到了四健之夜,這象徵著營隊的開始,工作團隊很用心的準備好幾段舞蹈表演和戲劇表演,其中彩虹的故事讓我最印象深刻,每個顏色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缺一不可,一個顏色看起很燦爛,很多個顏色顯得更耀眼。

  我沒想到在營隊的第二天開始,大家都認識我了,雖然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我的名字叫什麼,但卻知道我叫「市長」,讓我感覺受寵若驚,沒想到是用這種方式認識大家,這都要歸功於秀玲老師,秀玲老師是第二個說我聲音像侯友宜的人,這似乎也成為我的特色之一。

  秀玲老師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講師,講課豐富有趣,有很多詞彙是平常我們覺得意思差不多的,經過老師的解釋才了解其中的差異,重要的是不要被固有的框架給限制住,要學習去跟不同特質的人溝通,面對溝通上的誤差、夥伴的誤解,更要傾聽對方的想法,這樣才是一個好的領袖。

  第三天到了營隊的主軸GPS,我們的團隊一開始就衝最快,從主幹道關鍵點最密集的地方開始四處尋找罐子,與夥伴團結合作、各司其職,不慌不忙一個點、一個點的找,我很喜歡一起溝通、尋找,邁向同一個目標,大家一起探索、一路上歡歡樂樂的感覺,第三小隊走出自己的風格,我們不是不在乎成績,而是更享受過程,跟夥伴一起努力、仔細尋找、各自分工,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角色和工作,最後分析我們的軌跡是行走里程最短、投報率最高的團隊,這樣的結果不是絕對,再走一次我們可能不一定是我們最短,也不代表我們很厲害,只是剛開始我們就決定方向而已,從這活動中收穫很多,象徵著我們現實可能會遇到契機、挑戰,但基礎還是要掌握關鍵能力,不要喪失自己關鍵的能力,凡事要從基礎下功夫。

  晚上,湘妤老師為我們上了聯想力這一課,老師用了3個活動,其中一個活動是給我們每個人一張圖,規則是只能看不能說、只能說不能看,不能邊看邊說,在體驗當中讓我感覺到溝通真的不簡單,大家都各自講出自己的圖片特徵,依據相同的特徵、範圍的大小遠近來做排列,針對各種特徵做歸納,有的人認為要全部的人一起聽完每個人的特徵再做歸納,每個領袖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同,就會讓團隊的運作模式不同,而我們要去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做法,自己覺得不妥時可以適時地溝通。

  營隊很快來到了第四天,一早聽了三位四健前輩分享參加草根的經歷,深感參加草根可以看到很多事物,同時也是訓練語文能力、獨立自主很好的活動。

  玲嘉督導講了一句話我印象深刻,參加草根要有企圖心,立定目標,要先預設好你要了解人家農業什麼的面向,而不是空手去那,沒有收穫的回來,我還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往後要繼續在四健當中精進學習,突破自己。

  下午的四健咖啡館,平常都是分享我們自己的觀點,很少真的敞開心胸聽別人說,咖啡館的概念就是聽聽看別人的想法,了解自己沒想到的觀點,反而能吸收更多東西。

  晚上是營隊的最後一晚-轉動之夜,大家很開心的交換各自的名片,雖然大家都已經認識的差不多了,但還是互相交換聯絡方式,再來就到了整個營隊的重頭戲,王子公主的政見發表及票選,我們第三小隊推舉我參選王子,很多夥伴在前幾天都來說一定支持,但我壓根也沒想到我真的會當選王子,當選了王子之後就負有了責任,要把29屆的夥伴都召集回來,投身工作人員的行列回饋領袖營,繼續把領袖營精神傳承下去。

  到了營隊最後一天,也是連貫式作業的成果發表,各組都把對各議題的想法用活動企劃來呈現,每組都絞盡腦汁的把自己構想呈現出來,看到真是為之驚嘆!大家針對各組提出的企劃給予回饋,有夥伴用質詢的語氣,後來承霖組長做出了指導,說我們是要給予正向回饋,而不是否定或質詢,看看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想法讓整個計畫可以落實的更完善,休息時間與夥伴分享討論,大家都很喜歡這種感覺,各組夥伴都很用心地將想到的內容呈現出來,就連工作人員組別也一樣,看得出大家的用心,平常在學校跟同學做報告經常都是應付了事,很少可以有這種感覺,看到大家都這麼認真,而且也很積極的發表回饋,很感恩能遇到這群這麼好的夥伴,可以一起努力、一起成長,更重要的是我們不過度在乎名次、輸贏的問題,而是享受過程帶來的成長,「空杯,才能滿載而歸」,這句話是我很喜歡的話,成為我的座右銘,讓我銘記在心,感謝領袖營帶給我的所有,讓我在態度上有所成長,不再是那個以前愛逃避的張家豪,而是勇敢面對,也能傾聽夥伴意見,邁向成為領袖的路上。

  祝福下一屆的學員和29屆的夥伴都能滿載而歸!

文章附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