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之旅
文:林文雅 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在暑假期間參加期待已久的首次社團標竿研討會,當初從學校指導老師的引薦去參加。這次和以往參加的四健會活動的差異在是和各地執導員、指導老師和幹部、學員們一起參加,年齡層較廣泛,可以看見更多不同的想法。這次主要去參訪的地方是內埔農會以及屏科大四健會,可藉此對比鄉鎮和學校四健會的不同,也更了解到農會、大學端四健會的運作模式,在進而對比自己學校四健會的運作方法以及課程,結束了第一天的參訪,後兩天都在高雄窩飯店進行課程以及作業組發想的活動。一連貫的課程從第一天的作業組介紹到作業組發想和第三天呈現,讓我在學習後立馬使用,雖然最後呈現的時候上台由我報告,但因為太緊張所以就沒有表現很好,但還是非常感謝台下各位夥伴有仔細聆聽,並給予一些意見和更好的想法,讓我們有更進步的空間。
這三天受益良多。如何培訓幹部、社團招生的方法以及作業組的進行模式等等許多值得納入參考和學習的事,讓我思考未來接任幹部時能作什麼事或是能把什麼方面在做得更好,雖然能做的可能不多,時間或許也沒這麼多,但就盡可能努力做到最好,能讓社團好好經營,或是招生招到都是有心想參加的人,甚至是由幹部們自己親手規劃執行一個作業組,都是我想朝向的目標。目前有學習使用的部分是社團招生,藉由製作海報或是一些社群媒體的宣傳,去達到招生的成效,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社團的存在,四健會的存在,也希望有更多人來一起參加。
社團分享介紹了高職社團經營之路以及大學創社的心路歷程,我覺得社團的經營都是需要時間和心力的,是件不容易的事;創社也並不是這麼簡單說有就有,要先找到有興趣或有心力想一起建立的夥伴,再去慢慢發起活動、吸引更多人參加,到真正成立,是需要段很長的時間。迷茫之時或許可以找個人聊聊,或是從過來人的經歷來去延伸思考,都是不錯的方法,希望未來當任幹部時,有任何問題都不要灰心,換個方向想或許有不同解決的方法,或是讓自己更有行動力,別忘了背後或許有支持你的一群人,更別忘了當幹部時的初心。
四健會的教育哲學是「Learning by doing」,我們可以由四健會作業組的目標學習更多事情,也可以結合PYD、6Cs以及STEAM或是SDGs去作為作業組的學習方向。作業組的種類有很多,我覺得作業組不單單只關於農業,也可以結合許多不同面向,去做發想以及思考,或許做完一個作業組的同時,又開始對新的作業組有萌生新的想法或延伸上個作業組的更多,讓作業組能更活潑的呈現,不論是在課程設計或是文宣海報上面,甚至是口頭介紹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