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四健社團標竿研討會-活動報導
Day1-7月25日
在左營高鐵站初見彼此,大家帶著興奮期待的心情搭乘遊覽車前往咖啡豆與可可的故鄉-屏東縣內埔鄉。
盛大的開幕儀式後由陳建穎技正授課,提到農業在國內外推廣的觀點及重心,特別是農業安全在國際上因為疫情越來越被重視,新加坡本來以進口糧食為主,後來以「糧食安全」培育國內的糧食生成。在農業現況的部分,臺灣也有新的農業政策,如「綠色照顧」、「青農返鄉」、「食農教育」等等,讓我們在土地、人、產業三個面向,能有更多目標去行動。在「生態SDGs」的方面,也學習到在地化的生態有機農業的目標,在未來農業的發展,我們也有新的認識的想法。
接著是葉秀玲指導員帶來的五感體驗課程,簡報裡講述巧克力的生涯故事,令人聽了如癡如醉,也發現原來作業組的執行過程中,包含著培養農業技術人才與整合農業資源,從種植到加工都是不斷嘗試、才能順利讓我們嚐到巧克力的美味。
接著搭乘遊覽車來到屏東科技大學,拜訪臺灣學校四健會最活躍的社團,有許多熱情的社員迎接大家。我們先聆聽文維講師的社團經驗,了解他是如何從過去靦腆害羞的自己,經由四健會社團的洗禮,逐漸能勇敢跨出這一步,蛻變成獨當一面擔任社長。讓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是他高挑的身材、沉穩的臺風,還有他眼中因為熱愛的事情散發出的自信,說明自己怎麼去完成一件件社團的任務,怎麼處理跟社員的衝突、學習到那些重要能力,都使我們收穫良多。
然後是我們引頸期盼的「團隊建立」課程,黃守謙義務指導員分享許多他的辦活動經驗,引導我們去思考何謂團隊、何謂合作、何謂溝通等人生哲學,在需要人幫助及給予幫助的互助過程,我們還有在拼圖的團康活動經歷許多特別的經驗,特別是因為規則禁止強迫別人、口語表達,學員需要學習怎麼觀察別人的需要、貢獻自己的資源,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嘗試打破常規,絞盡腦汁思考怎麼完成。老師還分享經費支持對經營的必要性,歷練多元的他,具有不斷學習、成長進化的進取心,讓我們感到成功除了要有團隊一起努力外,還需要不斷的充電進修,累積我們的智慧與能力。
Day2 -7月26日
早晨醒來,迎接第二天充實的課程,顏淑玲秘書長的課程引人入勝,課程的深度隨著她的人生豐富閱歷而加深,我們因此思考自己應該要如何努力、要怎麼向前輩們看齊,才能讓自己、讓臺灣的鄉鎮農會四健會更好!
接著由恣瑩講師說明她在屏東四健會的過程,我們在她清楚易懂的表達裡,彷彿看到自己也是從懵懂到成長,她提到兼顧社團與課業兩者的拉鋸,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同深受:當別人在忙於課業的充實,她奔波於社團業務,擔心自己做的是否正確。時間證明,她所付出的一切都回到她身上,那些勇於嘗試的能量變成寶貴的能力,是她能一輩子帶走的資產,四健會的社團經驗將成就每個願意學習與付出的人。
美味午餐過後,我們在亞嵐老師的經驗分享中,更理解他們經營社團的心路歷程,特別是詳細的四健會組織的架構、經營理念,都一一深刻的反映到社員的學習上,有好幾個作業組培養學生成為種子,發芽、孕育出下一代的四健會會員。
而後浥莘社長用感性的語調娓娓道來她如何在歷經千辛萬苦,一步一步付出將社團從草創到邁入穩定,許多無人理解的時刻,她由缺乏信心慢慢轉念有了自信,集結越來越多人一起努力,這樣的過程振奮我們,使我們不僅是敬佩她的堅強意志力,也深受啟發,甚至讓學員燃起火苗想挑戰自己創社。
從參訪作業組的作業情形、學習四健會經營的理念、推展四健會的目標、經營社團的做法與突破,課程一一的觸動每個人的心,點燃不同的火花,晚餐時間後我們開始進行發想,將作業組具體做成我們各組的報告成果。
Day3-7月27日
一晚上的激盪,在各組摩拳擦掌下,大家分享許多作業組活動設計,有人以農作物相關產品出發,包含產地文化與風俗,結合節慶讓活動,很有人文特色的深度;也有人以蜂蜜廠為重點,發揮蜂蜜的製作與產地的連結特色。
每個組別的用心都令人嘆為觀止,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加強,怎麼學習他人優點,我們都得到許多。最重要的回饋時間,是我們收穫頗豐的關鍵,許多批評與指教都是為讓我們作業組設計更加完整。
帶著講師們的經驗分享,點燃我們的熱情、也學習經營四健會社團的能力。期待在各個不同學校,四健會社團皆能走出不同的特色與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