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刻與感人的體驗

文:吳穎和 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

112年推廣人員進修訓練

  本次是我加入四健會後所參與的第三場活動、也是第一場進修訓練,對我而言,感觸深刻。

  為期三天的推廣人員進修訓練,起初心裡有些莫名緊張,但我感受到的是大家十分投入,授課內容更是豐富有趣,變化多樣,那些緊張感也隨著跟夥伴們共同學習中漸漸褪去。由於每一堂課都讓我覺得新奇且有趣,故於下述以課程區分心得感受。

11/22

  第一天下午,以體驗學習的理論與運用之課程為始,這堂課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秘書長提出體驗學習與傳統式學習的差異性,我也開始反思,自小學起的學習歷程幾乎都是傳統式的學習。印象中,似乎惟校外教學才讓學生們感到興奮,且對學到的內容記憶猶新,具有體驗性的課程會更加印象深刻。當時我們隨處拿著椅子便坐下來聽課,就像過去所聽聞開放式教育的學習方式,我產生了一種特別的感受,似是拉近了與講師之間的關係,好像自己明明還聽著理論,卻已經融入在體驗學習之中。

  而接下來的兩堂課就像是為體驗學習課程進行佐證般,以「溝通」為主題,在「走繩」與「地雷陣」中,我感受到了團隊對自己的支持,大家都願意互相幫助,但如何做、怎麼做,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光是彼此要聽得懂對方想表達的意思可能就會花許多時間,但這段時間並不是耗費,而是磨合,這讓我注意到,與每個人進行溝通都是從零開始,但是會隨著時間累積淬煉,互相熟稔、了解對方與其話語中的內涵。

  晚上的回顧分享,大家圍在一起對兩堂溝通的課程進行討論,組員們踴躍提出問題,越是細微,討論也愈發熱絡,老師們也一一詳盡的解釋。令我意外的是,這比我想像的有趣太多,且不同於一般知識。若沒有這堂課,我又如何會知道許多辦理課程與活動中需要的小細節呢。

11/23

  第二日早上進行「拍手報數」及「魔王迷宮」,讓我有所感觸的是大家齊心合作的部分,大家要合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當一個人錯了,可能導致整個過程付之一炬,但在這兩個課程中,沒有人互相責怪,只有一起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發言,當時真是有些感動。

  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課程大概還是「名目團體法」了,以往跟別人討論都是互相直接對話進行,但這次完全相反。當自己的答案被其他人以相近或一樣的內容唸出來時,不會有想反駁卻又瞻前顧後的不適感,也不曾感受到無禮的態度,當下只覺得自己在備受尊重的前提下,跟別人「對想法」,比起七嘴八舌的討論,這種討論方法顧及項目,反而更面面俱到!我曾想像過這種討論的模式,但周遭的人更偏好「面對面直接說」,如今第一次嘗試名目團體法,非常開心,除了有終於實現一直以來想嘗試的事物,也覺得真的幸好有這個機會。相較前者的全新體驗,「世界咖啡館」有過往在校期間學術性質交流之感,在每一張桌子中遇到的組員不盡相同,卻又共同討論出成果。在這兩堂課程中,集思廣益一詞發揮至淋漓盡致!

  晚間的合作連結感覺更偏向早上的課程,雖跑來跑去、將球丟來丟去有些疲累,但大家從一開始各自爭奪分數,到後面組別都只是一種顏色的限制,我跳脫了框架,才發現其實一切都沒有那麼難。這天的課程不禁令我反思,自己多常受到以往的經驗束縛,導致無法做出正確或合理的判斷。

11/24

  最後一天早晨,在暖身活動後,我們開始了發表。

  為了這一刻,前一天大家花了很多時間分組討論,像前兩天下午一樣互相發想與腦力激盪,也像前兩天晚上一樣提出各種可能的問題,還像第二天早上一樣想辦法解決問題。

  發表時,帶著大家一起進行活動,我感受到我們在這三天的進修訓練中真的有所收穫,當發現自己投入於每組發表的活動內容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的話,是我們都成功了,也都在這三天中成長了。

     最後,我最感動的是寫信的環節。信中,每一段話來自不同的人,卻都充滿著正向與鼓勵,並不是虛應故事,讓我覺得自己真的是這個真心相待團隊中的一份子。一直以來,我所躊躇的,在這三天中,感受到許多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預設立場,我很感謝有這次機會可以參加本次的推廣人員進修訓練,每一堂課對我而言都很有意義!

文章附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