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袖營之錨

文:温尚樺 台北市木柵區農會

  一開始會自告奮勇地填寫表單加入工作人員的行列,是想延續第27屆四健青年領袖營的感動、達成自己當初在台上的誓言,也想在進醫院當免費勞工前,在人生的目標清單上打個勾。
  但是,籌備期實在有太多太多的壓力和不適,因為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四健青年領袖營和獸醫系大三下的課業。每天不是日報、上課、照顧小鼠們,就是在實習,因此搞砸了課業、也差點搞砸家庭關係和親密關係。這過程宛如拖著幾百斤重的錨,掙扎前行,磨破了手腳,也咬破了下唇。前訓日報,是用血汗書寫而成。那時,我不知道目標在哪裡,只是一味的跟著指南針,我迷失了心中的方向。
  核心訓練時,總覺得才剛認識身邊的夥伴;前訓一時,發現每位夥伴都有自己的想法,卻有共同的目標-將第28屆四健青年領袖營呈現。就這樣慢慢的、慢慢的,我自己的目標也逐漸成形。夥伴們就像水,用浮力幫我減輕了錨的重量。有趣的是,之前聽到「日報」、「咖啡館」就頭痛的我,竟開始為了他們頻頻回頭。
  到了衝刺週,24小時 × 4天的相處、每天一起練4小時的舞、 一起仔細的雕琢開、閉幕。每天睡眠時間不到5小時,沒有攝取任何咖啡因的我,卻仍精神奕奕。一起熬夜、一起流汗、一起流淚,一群一同籌備第28屆四健青年營的人,變成了第28屆四健青年領袖營的「工作團隊」。自此,我總算明白-日報是錨,是四健青年領袖營的錨。而我們,是一群造船人,「第28屆四健青年領袖營」這艘船,即將啟程。

  「日報組  温尚樺」「有!」
  正式營期第一天,有些精神恍惚,一直到念完介紹詞,我才真正意識到-開始了!接下來的五天,把所有的喜怒哀樂、精采絕倫都濃縮其中,來不及細細品味,就過去了。
  開場舞前感到不安。然而看著夥伴們閃亮的眼神,那些疑雲便化成了信任與篤定,讓學員們看看我們就是第28屆四健青年領袖營的工作團隊!
  日回饋前的緊張。一邊做日報,一邊豎起耳朵聽著黑幕外課程的進行,抓緊在8點半前改好並開始念稿,調整聲調、壓緊腹部肌肉,希望能帶學員們回溯時光。
  咖啡館前的忙碌。因為臨時修改了流程,幸好所有夥伴們都快速地同步了訊息,讓紅穀倉真的成為一間每個人都能舒服放鬆去討論議題的咖啡館。
  出刊前的焦急。凌晨四五點獨自抱著電腦奮鬥,緊盯著每個句子、每張或許能用的圖片,不小心睡去而忽略15分鐘的鬧鐘,又在幾小時後被夥伴喚醒,對自己睡太多的懊惱揮之不去,早上還是盡量冷靜地把修改的版本數壓到最低。
  還有,每天每天,看到秘書長微笑著點頭,說可以出刊時,那份幾乎令人要跳起來的欣喜雀躍,枯燥的影印、對折、裝訂從來澆不熄能夠出刊的喜悅。「出刊!」我心中(也可能連帶著口中)愉悅而輕快地喊著。
  當日報有件很有趣的事,每天看著學員們的心得、那些內心深處的感動,會莫名覺得自己和他很熟悉,但其實根本沒有跟他說過話。

  雖然,還是有太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沒有及時更換日報版、沒有和調訓學長姐們溝通好,還是每天獨自完成任務、沒有每日中午準時出刊、沒有宣達好每晚的日報主題、沒有把咖啡館的東西準備好、沒有讓學員們拿到第五天的日報、沒有把惜別會文案念得令人感動。
  然而,缺角的錨也是錨。這艘大船,也即將靠岸,我們這些造船人兼船員在乘客下船後,也要登陸了。離開這艘船後,那些深厚的夥伴情誼依然未減,回憶起第28屆四健青年領袖營,仍會是深深的感動。一年後,將會換上第29屆四健青年領袖營的旗幟,有些乘客會成為造船人,原本的造船人也可能再回來,將這艘載滿四健精神的船,繼續開往下個目的地。

  而日報,將依然是錨,等待著錨定的那一刻。

文章附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