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穀倉的第二篇章

文:黃元廷 桃園市蘆竹區農會

  再次來到領袖營、再次踏進紅穀倉,但身份不一樣了。一開始其實我並沒有接下領袖營的任務,因為才剛辦完高中營,感受每週從屏東到臺北奔波的疲倦,一籌、二籌也有事無法參與,怕會拖累到整個團隊進度,所以拒絕了總召的邀約。但在三月時總召又再次向我發出邀請,這次我仔細的回想去年,我還在紅穀倉向大家說「明年我一定會回來當領袖營工人」,想到這句話,守信用的我又怎麼能拒絕呢?所以就接下了任務,成為第28屆四健青年領袖營的第二小隊隊輔。
  營期的籌備過程,隊輔的工作其實就只有整理學員資料,其他都是在協助各組別的場佈輸出,在前訓二時有80%輸出都還沒完成,說真的我也很怕來不及剪裁、護貝、封膠,但不得不佩服我們隊輔組的流水線作業,竟然可以在兩天的時間就將進度趕到了90%,真的覺得有夠強。
  很快的大半年的籌備過去了,即將來到了營期。在營期前,每個人都問我說這次當領袖營工人有什麼目標嗎?一開始加入這個工作團隊時,我完全沒有立定任何目標,都很公版的回答順利辦完領袖營,直到總召問我你想帶給學員什麼?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定位。我想要帶給學員的是陪伴,希望能夠在營隊中盡可能的陪伴學員,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來到了五天的營期,在營期中我就是一直實踐我介紹詞所說的「我將伴隨著與你們同行」,從早上陪到隔日早晨,這次以一個聆聽者的角色陪伴在身旁,全程當聆聽者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讓我能夠閉上嘴,認真的觀察每項事物,但說真的要閉上嘴一整個下午有點難受。第一天看到夥伴們的討論都很冷靜,讓我有點擔心,直到透過夜間作業的磨合後,接下來的討論都越來越熱烈了。透過觀察,我覺得第二小隊是一個非常強的團隊,要我用三個關鍵字形容這個團隊我會說默契、效率、整合性高,因為他們不管是在夜間作業,還是課間的討論都做的特別的快,討論時每個人都很有想法,並且可以快速的將所有想法整合起來,做最終的決策。這樣的效率、默契、整合性都是我在團隊中最想要的,所以我真的很享受在小隊中的時光。
  在營隊中有三個最讓我感動的畫面,第一個是領導風範課堂中投票的環節,工作人員不會參與投票,炳祐舉起手問工人為什麼不能投票的畫面,這個畫面讓我意識到,在學員們心中,工人團隊已經從「你們」變成了「我們」,但在營期的課堂還是以學員的結果為主,工人會盡量減少參與。第二個是小隊旗上的北極星,北斗七星代表著七位學員,朝著一片寫上我名字的苜蓿葉,他們說我就像北極星一樣引領著整隊的方向,特地在小隊旗上留著我的位子,還賦予那麼大的意義,我能不愛這個團隊嗎?第三個是在GPS的分站教學時,我說GPS是我的強項,柏民就說那我們一定要拿第一,不能讓你丟臉,最後還真的拿到第一名。回想起這些畫面真的是充滿無數的感動與感謝,這也是為何我會堅持全程陪課的原因,因為這些畫面,讓我覺得陪伴再久、再累也都值得了,也謝謝隊員願意從「你們」變成「我們」,創造出專屬於我們的回憶。
  很快的來到了「紅T的意義」,發紅T是每屆最有意義的環節。現在拿到了第二件的紅T,雖然一樣是紅色的,但數字從27變成了28,意義上好像也隨之而改變了,這個意義的改變,用文字是無法詳細描述的。簡單來說27屆我把它定義為學士服,但28屆我把它定義為碩士服。惜別會時有人問我比起27屆與28屆你更喜歡哪一件紅T,我會覺得每一件紅T都有他專屬的故事,不能夠如此去做衡量。上一件紅T是學習,現在這一件紅T是邊傳承邊學習,至於我要穿上多少件紅T才能學習完並全部傳承下去呢?我只能說不知道,我人生中的紅穀倉故事似乎並未結束,而在這座紅穀倉或許還有許多的故事在等著我們去寫下。

文章附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