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
文:吳孟璇 臺中市大甲區農會
二二八連假參加的高中營是促使我參加領袖營的主因,因為高中營帶給我的感動不僅僅是當下,而是一直延續到五月,當和學弟妹們分享高中營的點點滴滴時,又再一次被感動;次因是因為體認到自己的能力依然不足,想藉此機會訓練自己,就這樣交出了領袖營的報名表單。
在營隊開始前幾天,老師跟我說這個營隊壓力有高達9.99分,讓我不禁開始擔憂自己的能力是否真的能參加這個營隊。
轉眼到營期當天,我忐忑不安的踏入紅穀倉,然而一進門,我的恐懼便隨著工人們一聲聲充滿活力的早安離去。然而這種輕鬆的情緒並沒有維持太久,等學員們一個接一個到達,一張張陌生的臉龐出現在我面前,頓時讓我感到焦慮不安,我還是無法做到在陌生的環境中從容不迫,可我自己心裡無比清楚,我就是為了改善這點而來的,因此在接下來的破冰遊戲中,我開始主動找他人搭話,不再像從前那樣只站在原地等待他人找我。我想,這是我相比高中營進步的地方。
經過破冰遊戲後,我逐漸適應這個環境,但真正意義上和小隊熟悉是在「小蟻雄兵」。在課堂上我們一次次的向夥伴們介紹自己、一起想隊名、一起想隊呼,也在一次次的比拚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在這時候真正感受到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能讓彼此都發表自己想法的團隊。
第一天主要的課程大多是以讓我們認識彼此為主軸,包括四健之夜,不過在輕鬆歡快的短劇中暗藏了重要的道理-「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閃閃發光的存在,缺少誰都無法運作。」是我沒想到的。這也恰好提醒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閃光點的,在團隊中無需去爭究竟誰才是最厲害的存在,團隊就像一台機器,缺少了誰都不行。
結束了晚會,考驗剛剛開始,有日報、個人作業、團體作業,還有連貫作業,一系列的作業,再加上大家沒有摸清適合各組的討論方式,讓我們一個個都是凌晨三點多才能入睡,甚至隔天才知道有一組做到凌晨四點多。
第二天一早,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沒有感到很疲憊,而是活力滿滿的跳完早操後去吃早餐,早餐過後就開始今天的課程。早上的課程在講師幽默風趣的話語中輕鬆度過。而下午的課程對於我而言是震撼教育。從聊天中讓大家找尋語病,再不斷提出延伸問題,全程都是以引導的方式進行,而非直接告訴我們答案。我永遠無法忘記在營期間我第一次拿麥克風發言的這堂課,慶幸自己願意嘗試,同時也慶幸身旁有鼓勵我的人—我的隊輔,若沒有他直接把麥克風拿給我,我想我可能依然不會選擇當第三小隊的發言人,更無法做出突破。
晚上,迎來我整個營隊最害怕的—金魚缸。一直以來我都排斥對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做任何評價或是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對於分正反方的討論方式有些陌生。然而,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跟原先的樣貌截然不同,明明只是分正反方的「討論」,但我卻像是參加「辯論賽」一樣,專注聽另一方的論點,有一大半的原因是為了反駁以支持自己的論點,進而自動過濾正方正確的觀點。直到事後大牙學長的提點我才意識到:其實在過程中贊同對方的觀點也是可以的,可是為什麼我在過程中卻做不到呢?明明對方的想法我並非全不認同。一瞬間感覺自己標榜的善於溝通及傾聽都是假的,剩下的只是無盡的爭吵。我想,如果之後有辦法以這種方式討論事物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而適時的認同並不代表輸,相反,反而有助於討論。
第三天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GPS了,這也是我在整個營隊最期待的一堂課。先是分為三個站點進行學習,每個站點都適合不同特質的人,然而每一個站點都有我的死穴,我不禁吐露出自己的擔憂:「我好像沒有什麼特別擅長的。」或許是聽到我的擔憂,組員們告訴我不用擔心,之後都會有操作手冊,還有人跳出來說可以跟他一組,因為有組員們讓我頓時安心不少,所幸最終我有學會,這也讓我不禁反思道:「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我們習慣將自己設限呢?」
小歇了一會,各組拿起自己設計的旗幟,伴隨著響亮的號角聲起跑,每組都跑向了各自的路程。過程中的每一輪,所有組員都會嘗試不同職務,不再只是做那些自己所擅長的。任務進行時,組內總會有源源不絕的關心聲,提醒著彼此記得多喝水。頂著大太陽奔跑的我們真的很熱血,但最熱血的莫過於我們在最後十分鐘發起了挑戰,等我們過關距離結束只剩三分鐘,而我們卻在羊群那,距離總部還有一大段距離,兩隊開始馬不停蹄的奔跑,有人說:「有沒有人需要幫忙?我還有手可以幫忙拿。」也有人負責帶路,那一刻我們好像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互幫互助的夥伴,在團結的情況下,我們順利地在時間內回歸總部。
最終結果是,我們的排名並不高,路程也圍繞著總部,但這次好勝心很高的我並不失望,也沒有不開心,因為我看到我們的總公里數以及平均速率其實算得上前幾名,這些全都代表了我們並非只是在總部附近晃,而是很認真地參與其中。
在大牙學長的引導下,我發現關鍵點、契機點、挑戰點其實隱喻了我們的人生,關鍵點是自身應具備的能力,是萬物的基底;契機點是突然降臨的機會,看我們自身願不願意主動抓住;挑戰點則代表那些我們可能無法達到的理想,取決我們願不願意跨出舒適圈去試,只要願意嘗試還是有機會實現的。
晚上有人問我會不會因為沒有去更多地方而遺憾,我說:「我不會,因為那是我們當下的選擇,我們整個過程是快樂的,而且我們其實也看了牛、看了羊。」她回:「那妳更看重過程。」我愣了一下,原來原先那個很注重結果的我,竟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我終於不再拘泥於結果的好壞,或許一起走過的路更重要呢!
第四天,屬於立定夢想的一天。早上許多學長姐分享著自己的草根經歷,其實吸引人的並非那些國家,而是學長姐們提到那段經歷時閃閃發光的眼神,讓我也想親自感受。晚上的轉動之夜,每個人都換上自己最正式的服裝,掛著開朗的笑容、跳著舞蹈的大家真的很耀眼,一瞬間有些恍惚,好像看到大家未來在各個領域閃閃發光的模樣。
我們這組的王子&公主政見發表環節經過我們的策劃,讓大家都笑了,政見發表就在一片笑聲中結束,開票時,空氣中都瀰漫著緊張的氛圍,我們這組也不例外。最終,開票結果讓我們心裡落下一顆大石頭,鬆了一口氣,結果和我們所期望的一樣,我們組的代表順利當選公主,大家都開心壞了。
在一陣狂歡後,由洧辰學長帶領大家靜下心思考紅T對自己的意義。在學長分享自身經歷以及紅T對他的意義時,有些夥伴因為相似的經歷,眼淚開始潰堤,我的淚水也在眼眶中打轉。那時候我閉上眼睛思考了許久,依然無法想明白紅T對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但現在我好像知道了,是「勇氣」。
最後一晚,我們組聚集到一間房,一邊寫著最後一次的日報,一邊回憶這幾天。奇怪的是,明明認識時間不長,但我們好像認識很久的朋友一樣。在一陣陣歡笑中,我們錄下一段影片,一部有我們的歌聲以及最真摯情感的影片,那是給這幾天陪伴我們的隊輔—小白的,按發送後,大家緊盯著進度條,想在第一時間就標註隊輔,讓他能第一時間看到。這樣的情境看似玩笑,但我們都清楚,那之中包含我們最真摯的感謝。
那晚內心已經感受到分別的情緒,所以捨不得睡覺,似乎不睡覺這一切都不會結束,我們悄悄約定要一起看日出,然而最後因為得知飛牛牧場無法看到,只好作罷。如果說在這個營隊有遺憾,那應該就是這次沒能和大家看成日出吧。
第五天,亦是營隊的最後一天。終於將耗費最大心力的連貫式作業搬到檯面上和大家分享。在說完slogan後,才意識到真的結束了。雖然我們獲得的評價是:「很完整,看到了可行性」,但在聽其他組的報告時,我發現他人的細心之處,他們想到了講師感謝狀以及小點心,這是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地方。
最後頒獎頒到「最佳創意獎」的獎項時,司儀說出「終結『餓』夢」的當下,我們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既驚訝又開心。那一瞬間,一次次不斷修改的企劃書、PPT,還有一次次請教隨組人員,好像全都有了答案。
能拿到這項獎項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有我親愛的H組的組員們,每個人都願意提出自己的意見、犧牲睡眠,將這份企劃書盡力做到最完美;有我們辛苦的隨組人員,每次我們有一點問題,他都會幫助我們,哪怕自己很累了;還有將自己寶貴的一票給我們的每一個學員和工人。
惜別會,各組找到自己的隊輔圍成一圈,將壓在自己心中的話都和彼此訴說。一改我們組內一往歡快的氛圍,大家都靜下心來將自己深藏心底的話和大家說,我一開始還只是哽咽地和每個人說,直到說到隊輔,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或許是知道他的辛苦,又或許是意識到真的要別離了。
換隊輔說話的時候,全組都哭了,看到了一個個在我面前相當強大的夥伴,吐露出自己的辛酸史,他們流下的淚水,促使我內心心疼和不捨各種情緒交雜,我再也憋不住,眼淚開始不受控制的流出來,哭到一度崩潰。
稍微平靜下來,收拾時發現我們這組的衛生紙用量是最多的,一個盆子都裝不下,頓時,我們破涕為笑。是啊!這才是我們。我們這組總是有神奇的魔力,能讓原先低迷的氛圍重新活躍起來。
燈亮了,大家依依撕下自己的名牌,在有些混亂的狀況下,我們最後一次大喊專屬於我們的隊呼,好像這樣就能記得的更久一些。
作為倒數幾個離開的學員,依依環顧這五天待的地方,依稀能聽到大家的嬉笑聲,可一切都恢復原狀,好像我們不曾來過一樣,不過我清楚知道經歷是真實存在的,屬於我們28屆的回憶也不會因此消失。
我會記得,在升大一的夏天我來到了紅穀倉,遇見了一群優秀又有趣的人。在這裡我最大的收穫是「勇氣」,每一次咬牙拿起麥克風,及勇敢發表自己的想法全都是我這趟旅程最大的收穫,也是相比起高中營進步的地方,當然還收穫了無比珍貴的情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