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體驗方式
文:林宣綺 臺中市沙鹿區農會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可以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我這次交換到的對象是Liam Hall,一個年紀跟我差不多的男孩,來自威斯康辛州的一個小農村,家裡是從事農業的。他們家有種小麥,還有養些動物,像他的羊 Frank,和他的狗。他平常喜歡踢足球,去年他的球隊差點可以拿到州冠軍。
我們討論最多的話題是台灣跟美國氣候的不同,畢竟兩地的緯度相差很大,有著完全不同的氣候,像他們那邊會下雨,但台灣不會。我就告訴他,我很想碰碰雪,他就告訴我,我絕對不會想替驗的,因為雪融化後會很髒,而且容易造成地板濕滑。他也問過我颱風會不會很可怕,其實還好,比較可怕的是地震。
有時候我也會問他美國學校的一些事情,我發現跟台灣有很大的不一樣。從時間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像台灣下午五點才放學,那邊兩點就放學了。而且那邊的學校一個半年切成三個學期,每幾周就會換一次課程。在美國那邊,相較之下比較自由的,像談戀愛,他說在那邊談戀愛是大家都接受的,但在台灣普遍的大人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我其實很羨慕他的自由,但我筆友告訴我不用羨慕,因其實那邊上學很無聊。
後來聊天之下,我才發現他也有學德文,他告訴我那個州的人大部分是德裔的後代,所以其實是很多人會學德文。他還告訴我一些很誇張的事,像是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蔓越莓從那邊產出的。還有台灣沒有的狩獵文化,在那邊他們會燒稻草,並且持槍狩獵,這些都是我在台灣沒體驗過的。
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因為我沒有實際去過美國,所以可以透過這個機會來好好的認識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