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細節中精益求精

文:林柏諺 臺南市六甲區農會

  暑假的農水種子營後,再一次以學員的身分參加四健的營隊,大專營除了教我們大學要會的能力及需要知道的觀念外,有三大議題在這三天中的大專營進行討論,分別是地方創生、科技農業、企業CSR,並用RPG活動將他們包在故事線中,讓我們從活動中了解到三者的概念,非常佩服籌備團隊發想RPG活動的功力。另外,也透過Market Space的方式,挑選最感興趣的議題,和團隊一起討論,將想法發散出去,最後收斂成一個目標,這三個議題中,我最有興趣的是地方創生,這樣的感受是從作業組中培養出來的,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為地方付出,期待能發展地方特色,吸引年青人回流。而我也和組員討論如何利用推拉理論結合自身所學發展地方創生。我們利用心智圖架構議題,延伸各種想法,最後,我們發想出以在地老屋轉型成療癒咖啡廳的計畫,並帶入地方特色,結合心理諮商、園藝療育課程。上台呈現後,也得到許多回饋及建議,這讓我在發展地方創生方面有更全面的想法。

  有別於種子營和領袖營,大專營沒有夜間作業,目的是要我們早睡吧!平常在大學想必大家都是一兩點才睡,這樣的設計或許是提醒每一位大學生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雖然我們還是跑到別人房間玩,彼此分享大學生活、討論後面兩天的活動,甚至還在討論四健年會的東西,有人戲稱難道是要進行第三次年會前訓嗎?

  大專營也邀請到鄭嘉峰老師來帶領我們體驗各式活動。嘉峰老師是一位相當優秀的活動帶領者,引導我們反思回饋的功力真的很強。印象最深刻的是循環迷宮,這是一個透過組合14塊拼圖般的木條而完成一個迷宮狀造型的活動,小組必須分工合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木條拼裝完成。看到這複雜的迷宮,我甚至覺得要拼起來就很難了,還要限時,而且每一塊都有固定的位置和方向,並不是那樣簡單。第一次組裝完成就花了我們14分鐘。接著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加快速度,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從每一次的檢討反思中,我們抓到了關鍵,從每個細節著手,完成的時間愈來愈短,竟然進步到了20秒就能完成了,自以為滿足的我們,開始去幫其他小隊,給予夥伴建議,漸漸的,各組都已經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了!
  然而,老師卻在這時問了我們一句話:「請問這是你們最快的速度了嗎?」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直直命中我們的心靈深處,徹底地將我們喚醒。後來,我們繼續嘗試各種方法縮短秒數,即使是一個一瞬間、微小到不行的動作,最後,竟然只花了十秒就可以將循環迷宮拼回去。這跟我們以為的極限整整差了兩倍!這個活動讓我了解到太多太多的道理,原來一群人的力量可以這麼大,原來成功也可以是成功之母,原來從再微小不過的細節下手,影響也可以這麼驚人。老實說,我很喜歡我們小隊,每個人都會發表意見,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同階段擔任領導者,信任彼此,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全心投入,那樣的熱情使每個人的眼睛都閃閃發光,這些是我在這三天中,從我們這個團隊中看到的。其他還有像是自力造舟及高牆,都讓我了解到夥伴有多麼可貴的道理。

  四健會的活動,總是可以讓我有所成長,這三天的學員角色,完全符合四健會的教育哲學,Learning by doing!期待未來能夠擔任工作人員的角色,回饋家鄉,回饋四健,也貫徹四健會的座右銘,To make the best better!

 

文章附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