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四健會結下深緣
文:劉清榕常務監事 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
【終身成就】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 劉清榕常務監事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故鄉就稱為「田中央」,家裡世代以種植水稻及甘蔗為生,農村農業對我是最熟悉的環境,民國四十三年家鄉已有四健會,但並未投入,直到進入大學修習一些推廣相關課程,對四健會才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不過自己開始投入四健工作,仍是進入農復會以後,當時,四健會協會的總幹事移民國外後,工作就交給楊玉昆組長,他常請我協助處理雜務,民國六十七年他離開農復會,就將工作交給我,擔任秘書長的工作。
在民國六十年,我除了在台大教書外,應農復會(現農委會)農民輔導組楊組長玉昆和該會李秘書長崇道的邀請,兼任該會的四健會工作,對農業後繼者培育參與甚多,尤其當時李登輝總統(時任省主席)提出農業八萬大軍,政策推動執行這段日子中,我認為對農村最具成效的貢獻是農校農經科的創設,最初用中美基金的錢試辦甄試招生農家子弟念兩年書後,回到家裡的農田實習耕作一年,學雜費全免,並可得到高農的畢業證書,為農村培育後繼者,而為協助這些畢業生從農,所以又提出農村青年專業訓練及低利創業貸款等政策,希望本著「由人材訓練為人才,進而輔導為可因人而生財」,這就是我提出的三才,希望在政府的協助下,賦與農村青年責任與機會。後來在嘉義農專創設農場管理科,提供農經科學子繼續學習的管道,當時李崇道主任委員對我的工作,一直都很支持與讚賞,我非常感佩及謝謝。
談起四健會可說是我的第二生命,我是四健會終生義工,盼能為台灣四健會工作的發展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