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長與突破

文:蘇語綺 臺中市大里區農會

  在第27屆四健青年領袖營活動中,我感受到了「熱忱」,學會了「思辨與溝通」,找到了「行動力」,提升了「視野與高度」,展現了「影響力」。
  「熱忱」,在於一個團隊的開始。「五力全開」小隊由彥蓉隊長帶領著我們想出了隊呼和戰舞,從比賽戰舞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對團隊有了團隊精神;在接下來的幾天活動中,我們對所有任務和作業都全力以赴完成,大家一起提供想法讓組長彙整後一起發表。而凝聚所有人的背後原因在於環境,因為有大牙學長與工作人員設計的活動課程和創造問題,我們才會開始去思考如何解決,才會在短短幾天內激起想為團隊付出與參與營隊的熱忱;也因為有顏淑玲秘書長與陳馨馨老師等人的堅持下,才可以繼續傳承、舉辦領袖營,連接下去這份感動與熱忱。
  「思辨與溝通」在於學習到技巧與實際應用。領袖營期間有許多課程在教我們思辨與溝通,在順勢溝通這堂課中我學到了說話有各種方式,可以運用轉換想法把同樣意思的一句話換成順耳的話;在金魚缸議題中大家為網路匿名是否有助於公共議題討論分成了正反兩派互相爭論,正因為我們都太堅持在自己的立場上而忽略了一件事,我們應該打開心胸去聽別人的想法且贊同而不是過度投入情緒造成越來越激烈,同時也不要害怕衝突,勇敢的去面對、去傾聽會得到更多。與金魚缸議題氣氛相反的是咖啡館,大家坐著輕鬆的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傾聽別人不同的觀點並統整在海報上,這個時候我感受到了安全感,因為這個模式很像在小團體內分享。而學長告訴我們金魚缸議題與咖啡館都是我們平常會遇到的說話環境,我們應該都嘗試而不是偏向於哪一方。
  「行動力」在於確立目標的開始。在領袖營開始前有一項作業是立定目標,當時的我列了五點,學到領導能力、學習解決問題、認識更多夥伴、克服自己怕生的個性、勇於提出自己想法,認為自己可以成功的在營隊期間達成這五項目標。可是第一天大牙學長聽完我們的目標後,告訴我們想要在短短的幾天之內改變自己只需要一個目標就好了,並且教了我們一個公式「動詞+工作任務+數量+時間」;那之後我將目標改成了「主動去面對講師提出的問題三次在營隊期間內」。第一次我提出想法是因為組長鼓勵我舉手發言,之後的幾次是我真心想要改變自己怕生、不會抓住機會的個性而主動起身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這效果也超乎了我預期在營隊期間內我主動發言超過三次突破了自己。
  在領袖風範課中秀玲老師請大家傳遞麥克風,輪到的人要站起來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當麥克風輪到我的時候老師一次次的鼓勵我讓我更兇一點、更明亮一點;最後我成功說出了此生最明亮大聲的自我介紹,也對自己更加的有自信。我認為正因為有組員的鼓勵和學長帶領我們找到目標,以及老師看到我聲音裡的態度,才能推了我一把,展現出我的行動力。
  「視野與高度」,在於每一天的作業與任務。每一堂課講師都會丟出問題讓我們去思考和討論,在和組員討論的過程中,我總會看到許多我以前沒想過的;在國際視野課中,講師提出如果我們成為一國首相要如何制定收留難民的政策,一開始我們團隊有卡住了一下,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但經過網路查詢和引導我們成功找到了方向。在連貫式作業中主題是如何推廣四健會70周年的活動,要寫出一個完整的計畫書;這是我第一次寫且相對比較沒經驗,不過經過組員耐心的講解和引導,我成功提出了想法和完成了作業。
  「影響力」在於自己想要帶回什麼給鄉鎮。營隊期間內學長姐和講師們分享了許多關於自己如何把吸收到的養分回饋給鄉鎮,又或是如何在經歷過挫折後又回來繼續參與四健會活動;聽完這些後我的想法改觀了很多,起初我一直覺得領袖營創辦的目的在於培養領袖能力,實際參加後,發現他的目的在於培養優秀人才繼續回饋給未來的四健青年們。而我們身為第27屆領袖營學員也真的被工作人員影響到了許多感動;謝謝所有為了營隊默默付出努力的大家,也謝謝所有幫助我、鼓勵我的夥伴們,領袖營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希望下次我們可以再次穿上紅T出現在那熟悉的紅穀倉迎接著學員。

文章附加圖片